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九十五章 赵大贪官
    右神卫军都统赵槿也是新调来的,只有另一个副都统何平已在右神卫军中呆过三年。

    三人作为右神卫军的最高层,先按旧例操练兵马,但是过了两天,赵清漪把军中的一些旧例和人事都摸清楚后就和赵槿、何平说要练新操。

    赵槿知赵清漪的武艺,又是皇帝的宠臣,也就给她方便,也就派步兵按她的要求设置了各种操练的障碍。

    因为普通士兵内力不成、悟性也有限,赵清漪又精练了五招步兵拼刺杀招和五招马军砍杀的招数。

    赵清漪自己提练的步军、马军各五招的新招传授给范子良、卓昱、谭启等武进士,然后让他们操练自己辖下的士卒,她也下营亲自督练。

    底下将士们不少也是认识这位武艺勇冠三军的赵将军的,她这样平易近人,倒也都信服于她。

    赵清漪知道皇帝急于解决西北,所以短时间练兵,她能改进这些已经不错,至于练出一支全新的劲旅却是需要皇帝同意,并且兵部后勤也要跟上来。

    端午前夕,太子还来看过她一回,不过两人的身份在军营中也干不了什么。还有那四个玄真派的弟子一起当了赵清漪的亲兵,也很碍事,这些且先不提。

    端午后大朝,御史言宫提起西北之事,因为没有更戍也久未宣抚,大朝讨论一番,皇帝问枢相魏肃的意见。

    魏肃明白皇帝既然这样问了,也是有意派人前往,他要是在大朝会上反对这合情合理的事,皇帝朝臣还怎么看他。

    于是魏肃也附议此事,还提议让新任的御史中丞同知枢密赵文广当宣抚使,皇帝沉吟不语。本来这也合理,御史中丞同知枢密也管这块事,可是派今太子妃的父亲去前太子妃父亲的辖地,其中能没有龃龉吗?李业心中另有想法,只怕不能顺利实行计划。

    皇帝问太子,太子也言不妥,西北是忠勇侯驻守之地,赵文广就算是文官也差李业好几级,加上身份尴尬。

    皇帝想到今年陆续派了皇子出京办差,就说京都还有八皇子郭延铠,也放他去历练历练,再安排了赵季青当宣抚副使。

    宣抚使不是常置官职,也没有说皇子、武将不能当,皇帝这样决定了。同时还封了郭延铠当英郡王,郭永崎的儿子都是十六七岁封郡王,而办差有功后封亲王的。

    其实,也是皇帝的自私,其实不这样早早封别的儿子王爵更好,留着太子登基后恩典,收拢人心。但是皇帝一开始时就有权术之思,利用儿子平衡防备,保障自己的大位安稳。

    郭延铠、赵清漪接了旨时赶回京都,两人再得郭永崎秘密召见,赐下了尚方宝剑。郭延铠得皇帝叮嘱要解决西北的弊政,他虽然是正使,但是多听赵清漪的意见。

    此时他才知去年赵清漪根本不是闭门祈福求子,而是秘密出京去西北调查了。

    两人在神卫军点了六千兵马,亲信武官也都带齐了,第三天准备好后,大军拔营前往西走,不走先往北的官道,不用过黄河。

    原本郭延铠恨不得一日便到夏州,可是一出京,赵清漪已经上路了就不能急,欲速则不达。

    郭延铠如今也习惯了自个儿嫂子当自己的同事了,这日一天才行了二十里路,太阳还老高的,赵清漪就说要安营扎寨。郭延铠觉得他得拉出小板凳和嫂子好好聊聊了。

    看着赵清漪吩咐初六去准备酸梅汤,直接到她身边说:“赵将军,借一步说话。”

    赵清漪掏出两个核桃,嘎吱一下捏碎,然后就像一只松鼠一样吃了起来,郭延铠深吸一口气,低声说:“嫂子……”

    赵清漪呵呵,说:“哟,瞧你这小委屈的样子,嫂子分你几个。”

    说着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