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章 恶心母/女
    赵清漪,或者说莲香退了高烧醒来了,得到原主的共情和记忆。反正来做任务,原主的命运都是“不恶心人不痛快”的,她有心理准备。

    但还是被这一波给恶心到了。

    这孩子调包的事情一直到她们十四岁才被揭发。

    那年朔方一带大旱,百姓日子艰难,当初为侯夫人张氏接生的王姥姥带着儿子媳妇和小孙子厚着脸来投奔。

    张氏心地善良,又感当年之情,暂时收容了他们一家。

    因为“老蚌怀珠”又有了身孕,王姥姥最是有经验的人,张氏与她一起说话。王姥姥才提起当年之事,说起那婴儿头上两个圈定是聪明伶俐的。

    张氏自己养了十几年的宝贝女儿,赵清玥头上是一个圈还是两个圈,她当母亲的哪里会不知道。

    于是张氏就起了疑,又问她没有记错,然后王姥姥说起她儿子、孙子都是两个圈,这一点是不会记错的。还有小姐的手肘上有一点红色的胎记。

    当时张氏整个人都要不好了,想起当年的事,唯一的可能就是当初她从李家抱回的孩子是李嬷嬷(玉娘)的,而李嬷嬷当年刚好早了她三天生产。

    张氏细思极恐,然后偷偷从庄子里找了做着丫鬟的莲香来,当时玉娘怕人看出莲香长得和侯爷一家像,已经自愿带“女儿”去看庄子。

    张氏见莲香的手上有一块红色胎记,状似一朵莲花;而她的发间正是两个圈,与大郎一样。

    张氏不禁嚎啕大哭。

    如果以为这样母女相认就皆大欢喜了,那就太天真了。

    莲香错过了读书和学习的时间,她不识字,不通贵族礼仪,内心自卑胆怯,一点都不像赵家的种。

    而那个假女儿,从小得到了最好的教养,已经有洛京第一才女之称,并且与指腹为婚的年长三岁的平国公世子曹江与她青梅竹马、两心相许。

    这真相被揭开,自然是要各归各位,莲香被赐名赵清漪记录族谱。

    可是张氏虽然心疼亲生女儿,对于从小疼爱的假女儿怎么可能没有感情呢,而玉娘到底是救过她们母女的,所以只将人赶了出去。

    从小娇生惯养的李清玥在外如何能生活得好,还是全靠平国公世子曹江暗中保护资助。

    另一边,张氏要教养真女儿,但是她已经快要及笄了,错过了最佳学习时期,她努力的习字、学习礼仪、学习贵族的说话,可总是不尽人意。

    张氏难免想起假女儿小时候的聪慧贴心,真女儿的怯懦愚笨丢侯府的脸,她是又伤心又失望,一点都不像她和侯爷的孩子了,而她的大儿子赵清宣也想起那个贴心的假妹妹。

    五月十五日,她带着真女儿去上香,路上遇上了追着马车叫着母亲的李清玥,她十分狼狈模样,对张氏充满着孺慕之思。

    张氏一见她清瘦的样子,不禁落下泪来,然后忍不住带她回府。最终她成为了张氏身边的大丫鬟,平日张氏教导赵清漪,赵清漪总是不明白,而李清玥却能马上意会张氏的意思。

    渐渐的,张氏又对李清玥更好一些,再让她多提点赵清漪。那不到一年时间里,出门应酬时,赵清漪丢尽了侯府的脸。

    而她与曹家的婚事也要办了,张氏担心女儿应付不了国公府宗妇的事,而李清玥在那一年无论受到什么难听的话都默默忍受,还有一回对张氏的小儿子舍己救人,实是大恩。

    张氏就让她当赵清漪的陪嫁丫鬟,指望她真心指点帮助赵清漪,却是没有想到这一切也是李清玥的算计。

    之后在国公府,曹江对着字都认不全、时常出丑的赵清漪打心底的厌恶,

    然后看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