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006:大骨头汤面好香


    的仔细,刘芬就懂了。

    两人在县城里转一圈儿,在县城供销社买了点盐、蜡烛和火柴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一花钱刘芬就心疼,但家里什么也没有,夏家连床被子都没让她们带出来……刘芬心痛钱,胆子也大了点:“回去我就把你衣服拿出来。”

    夏天是不冷,但不换衣服不洗澡人也要馊。

    夏晓兰本来想在粮店买点精粮,人家问她要粮票,她拿不出来只能买高价粮,想想那个没锁的破屋子也存不在东西,夏晓兰又买了把铁锁,没买粮。

    83年,一部分地区已经在逐渐取消各种“票”,凭票购买不是那么严格了,起码在安庆县,一些日用品是不需要凭票购买的。当然,粮票和肉票,还有要买电器的工业卷是仍然存在。

    夏晓兰知道,社会的变革越是快,这当中越是充满了商机。

    她知道连拿着粮票才能买到食物的时候会彻底过去,那她就会避开从这里面赚钱,倒卖粮票简直是在自己作死。

    遍地的商机是信息不对等,是社会变化太快,好多人懵懵懂懂的还没反应过来!

    她不需要抓住所有的机会,只要抓住那么一两个,就能在80年代一跃而起……

    “晓兰,我们回去不?”

    刘芬不太习惯面对太多人,县城逛久了让她不自在。

    城里人穿得也不一定多好看,人家衣服干干净净的,不像她和夏晓兰的衣服,打着好几个补丁,一看就是乡下来的。夏晓兰最爱面子的一个人,本来也有几件没补丁的衣服,她撞了头,老三家的红霞跑进屋里把好衣服都翻走了。

    刘芬那时候哪里顾得上这种事,她还指望着夏老太开恩,同意送女儿去医院。

    刘芬要回去,夏晓兰饥肠辘辘的,想到还要走两小时挺绝望。

    “吃碗面再走吧!”

    路边上的小摊不要粮票,一碗大骨头汤面才3毛。

    汤是奶白色的,面条白白的,刘芬都忘记上次吃这样的精粮是什么时候。

    “婶子,给我们煮两碗面!”

    夏晓兰拉着刘芬坐到小凳子上,骨头汤的香味一直在往鼻子里钻。刘芬摆手:“要一碗,就一碗!”

    她怎么舍得花3毛钱吃碗面?

    夏晓兰不管她,直接给了面摊的大婶6毛钱。大婶一边煮面一边夸:

    “你这闺女孝顺,大妹子你将来也是享福的命。”

    刘芬黑黄的脸上露出点笑意。

    可想到夏晓兰在四里八乡跌到底的名声,香喷喷的大骨头汤面端上来,刘芬都没食欲。

    “突突突突——”

    一辆大车停在了路旁,副驾驶室的门打开,跳下来穿军靴的小伙子,手里拿着两个大饭盒。他被骨头汤的香味吸引来,一抬头,两个眼睛就黏在了夏晓兰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