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492、开工
……”

    远望七号马上摆手说

    “别听她们两个瞎说,我们的目标是巨浪4,设计指标是,最大射程15000公里,可携带2到3枚500万吨级弹头,或者5到10枚50万吨级弹头,或者12到16枚5万吨级弹头。”

    长城201听了慢慢的点了点头

    “这个指标应该是能够实现的,但是也不能说多简单,毕竟是潜射导弹,尺寸有限,这需要一些时间。”

    沐风跟着解释说

    “初期设计,射程和搭载量都可以放低要求,我们要先做出超过巨浪3水平的成品来,装到096上能够直接用,然后慢慢升级完善就可以了……”

    “我明白了,这就简单多了,096的发射筒空间比094要大一些,要做到巨浪3的水平,这难度比直接开发巨浪3还低一些……”

    长城201答应一声,也打开了一套科研设备,将自己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导出来。

    包括巨浪2乙的设计图和巨浪3的设计方案,以及配套弹头的数据。

    远望七号凑过来,和长城201一起,重新分配工作。

    整个科研任务的负责人,从远望七号换成了长城201。

    长城201本人,负责战略导弹核潜艇096的舰体研发,同时指点海王星,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巨浪4战略导弹。

    巨浪2、巨浪3、东风31、东风31ag、长征十一号,都是一家人,直径和发射方式都是一样的。

    而巨浪4和东风41类似,都是另起炉灶。

    与东风41不同的在于,潜射导弹的最大长度,受限于战略导弹核潜艇的直径,所以不可能加长,可以稍微加粗一些。

    陆基导弹相对都细长一些,而潜射导弹,基本都是短粗型。

    有了长城201提供的,更加详细和直接的导弹资料,加上这个世界的材料上的优越性,用更大的体型实现巨浪3的指标的确不难。

    远望七号和长城201配合,进行攻击核潜艇095的舰体研发,天狼星继续负责弹头的研发。

    这次天狼星不需要从研究裂变技术开始了,可以直接设计弹头了。

    长城201带来了500万吨级,50万吨级,10万吨以下,三种级别弹头的详细参数和模型,对于原子弹、氢弹的构型也是非常的了解。

    天狼星的任务最单一,这些弹头做出来,不一定放在战略导弹上,小尺寸的可以装在飞机活着巡航导弹、反舰导弹上。

    沐风看着四个人忙碌起来,就小心翼翼的离开科研中心。

    打开建设岛的地图,经过仔细的参谋,的周边地图,选择了一块位于下风向的山谷。

    召集一批建造机器,过去建设一个单独的封闭建筑,作为弹头生产基地。

    按照长城201拿出来的图纸,在里面建设用于生产弹头的专用制造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