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94章
    194

    因这初来乍到的印象, 倒让宗钺对绍兴产生了兴趣。

    之后的几日里,他就在这座酒楼里住了下来, 闲暇之余在城里四处走走看看,倒又多了一层对绍兴的认知。

    绍兴这地方地窄民稠,严重的人口和土地比例失调,致使绍兴当地人比江浙一带其他地方的人更具有危机感。

    他们极少会在举业上驻足不前, 一旦不成, 就会另谋其他出路。

    什么才是其他出路?

    教书经商乃是下层,上层当是以幕为业,谋求进身之途。

    一来幕主多为官员,可结交权贵,如果幕主平步青云,身为幕僚自然前途不小。二来也提前可以熟悉衙门杂务,如有一日登科中举, 是时自然事半功倍。

    文风鼎盛的氛围, 再加上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也所以宗钺在绍兴的这几日里,没少听见有人没考上院试, 打算另谋出路的话。

    多数都是同乡、亲友、师生之间互相提携引荐, 自此宗钺倒不怀疑母后所言,这些绍兴籍的师爷经常在一起互通有无了。

    他生出也请一个师爷的念头。

    既然是做他的师爷,自然要是绍兴最好的师爷。绍兴这地方也奇怪,这些日子宗钺没少听说些世家什么的。

    当然这种世家在宗钺这种皇族子弟的耳里,近乎于玩笑, 这种词汇更倾向于是指一家子都是做这个行当的,且做出了名声。

    例如绍兴一带最有的名的师爷世家,有方家,程家、盛家等。

    宗钺也没多想,就近选了方家。

    他没想到在这里竟然再度见到那个‘凤甫贤弟’,而他竟是方家的人。

    其实不是宗钺瞧不起做师爷的,而是会去做师爷首先就是科举上无进展,师爷不过是他们另谋出路的一种手段。

    一个十三岁的案首,还是方家族长的独子,看样子到了这一代方家的传承莫怕是要断了。

    “我爹?我爹并不在绍兴,公子若真是想请位师爷,我方家还有其他优秀子弟,不如我让人去请过来,为你引荐一二?”

    宗钺沉吟了下,道“岳某主动寻上门来,就是听闻方家主枝一脉名声在外,若是旁系分支之人……”

    剩下的话宗钺虽没有再说,但方凤笙明白他的意思,意思就是看不中呗。

    才十三岁的凤笙如今还有着属于这个年纪的意气,当即道“公子没见过,又怎生知道不合适?”

    她见这位公子衣衫平常,但行为举止格外有一种与寻常人不同的派头,便料想对方出身不简单。对于对方自称没有官身,不过是个无名小卒,她倒是并不太信。

    有些贵人官老爷做事都喜欢遮遮掩掩,诸如这种隐瞒身份来寻师爷的,凤笙以前也不是没见过,自然练就一双火眼晶睛。

    她也没给宗钺制止的机会,想着七房被她称作为大贤侄儿的守孝在家,如今刚出孝期,正是待出山之际。大贤为人沉稳,办事老练,跟着这么个公子哥,也许能谋个出身。便吩咐给一旁的仆人,让他去把人请来。

    不多时,方大贤就被请来了。

    凤笙对宗钺作揖示意,走出门外去与方大贤说话。

    她以为隔得距离够远,说话的声音也够低了,殊不知宗钺从小出身宫廷,皇家自有秘术,便习得一身看口型闻字意的本事。

    其实这说白了,只要是正统的太子出身,多多少少都会点儿。

    为何?

    你想每次早朝或者大朝会的时候,下面密密麻麻都是大臣,有时候大臣的音量不够,又或是大臣们交头接耳说

-->>(第1/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