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七百一十九章:上官仪的疑惑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那些富有的地方,有贫民区。

    大多数的,是因为那些贫民,身体虚弱,干不动重活,或者身患疾病。

    当然了,也有一些是因为自己好吃懒做的因素。

    但是这些情况,在华夏国暂时之间,都没有。

    那些原住民,老弱病残,在大迁徙的时候,基本上都死掉了。

    剩下来的,以青壮居多,至少都是有劳动力的。

    至于东斯拉夫人,就更是如此了。

    老弱病残,根本就不会被迁徙过来。

    所以,每一家之中,都至少会有一两个劳动力。

    而现在,整个华夏国都在大搞建设,必然是有工可做,有工钱可拿的,自然会有一定的积蓄。

    而好吃懒的惰性,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

    但是在这个建国初期,朝不保夕的时刻,是还来不及发作的。

    为什么每一个朝代开国之后,都是迎来一个盛世?

    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因此,每一家之中,都扯进了电线,都架上了电。

    又是半个月过去了。

    这一日晚上,开始正式供电。

    这一日还不到晚上,供电所在地所有的百姓,早迫不及待地拉开开关。

    左等右等,一直到天色渐渐黑下来,屋里快要看不见。

    百姓们不得不去准备点亮油灯的时候,忽然间,屋子里闪过一道亮光。

    灯泡一下子亮起,整个屋内,亮如白昼。

    顿时,无数百姓家里,不由传出欢呼声。

    他们,终于也架上电,用上了灯泡。

    电影上他们看到的那些日子,距离他们越来越近。

    生活,也越来越有了奔头。

    他们的日子,也将如同这灯泡一般,明亮起来。

    ……

    随着第一批的市区架上了电,后面的建设速度,逐渐的加快。

    这一次,再次得益于大唐的人才储备,还有他们的物资储备了。

    大唐发展多年,电工等人才,也是很多的。

    现在已经出现人多为患的程度了。

    而现在,华夏国这边,可以说是急需这方面的人才。

    双方合作,可以说既解决了大唐目前人才失业的问题。

    同时也解决掉了华夏国人才不足的问题,对双方,都有着巨大的好处。

    而大唐的制造行业,尤其是制造发电站的经验,目前是领先于华夏国的。

    华夏国的好多发电站组,都是委托大唐来制造的。

    然后通过巨轮,远远不断的运输过来。

    所以,华夏国这边,发电站的建设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

    随着第一批市区通电,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

    越来越多的地区,通上了电。

    现在的华夏国,依然面临着地广人稀的局面。

    不过,这样一来,对于发展,反而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因为人少,又是经过统一调配。

    因此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子的选址,都是经过再三衡量的。

    周围的交通情况,一定要好。

    周围的自然资源,一定要丰富。

    一定要利于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自然而然的,十分快捷。

    架上了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