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八十章 糟心的日子还在后头


    就是一个小盒子,底部和盖子都有特制的形状,到时候把配制好的水泥倒入盒子里经过短时间的震动,然后连模具拿到阴凉避光处进行阴干。

    阴干时间夏天通常是二十四小时,冬天大约需要两天左右。

    待模具内的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和模具分离既算完成了一片瓦的制作。

    水泥砖的制作原理也是如此。

    考虑到前期销量不太可能太大加上成本的原因,每样模具只订制了一百套,连水泥砖模具包括在内一共四百套模具,每套定价是一元六角钱。

    这已经是非常优惠的价钱了。

    虽然废铁的价钱才三分钱,但一套模具怎么也需要十几斤的生铁,加上人工翻砂加工等乱七八糟的工序,一套的成本价估计就超过一元钱。

    工厂加工自然是要赚钱的,额外的剩余就是人家的利润了。

    肖德祥这几个人是自己私自加工制造还是弄到工厂里加工就不是万峰要操心的事情了,不管他们怎么加工能制造出来就行。

    肖德祥带着图纸回去了,承诺一个礼拜保证制作出来。

    张海也马不停蹄地直奔东丹市购买机器。

    他忙的日子还在后头呢,买煤炭买水泥,办营业许可,跑前跑后足以让他焦头烂额的。

    这些东西如果没有上面的支持单凭他个人根本解决不了,因为很多东西都是凭票供应的。

    八零年的煤炭价格便宜的像路边的土坷垃,十元钱一吨,但是没票什么也买不成。

    票证几乎贯穿了整个八十年代,在万峰的记忆里城市里几乎达到了所有东西都要票或劵的程度。

    不论是粮食布匹饮料煤油蔬菜肉鸡蛋都需要票券,甚至有些地方还有粪票和尿票,可以说当时的城里人若是手里没有乱七八糟的票就会寸步难行。

    在农村倒是没有这么多的票券,起码没有鸡蛋票糖票什么的,但粮票和布票是必须品,而一些工业产品没有供应券根本买不来。

    煤炭就属于其中,至于水泥要不要票这个万峰实在记不起来。

    作为一个工业大省,北辽省里是不缺少水泥厂的,刚解放的时候北辽省就有几个产量不菲的水泥厂。

    红崖县在七八年也建起了一个硅酸盐水泥厂,主要供应本地需要,产品有两种分别是225号和325号水泥。

    是的你没看错,是225号,就是现在很多从事建筑的人都不一定知道曾经有过225号水泥。

    225号水泥退出历史舞台大概在98年还是99年万峰记不住了,反正从那两年以后市场上就再也没有225号水泥的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