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65章 你要闹大事(一)
 《自然》杂志对论文字数的要求不高,内容的重点偏向于该领域重大的突破和发现,对过程性研究披露的不多,因此萧铭需要公布的公式和实验过程也不多。此外,《自然》也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萧铭在论文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同时签下的还有徐利民和团队七名研究人员,他们将分享到这一次伟大的成功,也一定会将自己的名字印刻在人类的科技发展史上。

    夏国,燕京。

    《夏国科学》杂志总部,物理编辑部。

    “胡主编,这里有一篇论文。”责编小唐在收到萧铭的论文后第一时间向主编反应。

    “看内容没有,按程序办理。”胡主编哼着歌儿,闭目养神。

    为什么夏国的科技类学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质量不高,影响力没有西方杂志的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里编辑的质量就这样。

    夏国的学术类期刊,也成了各大高校老师和学生们刷论文的地方,它唯一的功能也只剩下了这个。

    小唐额了一声后,说道:“不是,那个主编,这篇论文的看不太懂,需要你过目。”

    “看不懂的放在那里,明天我找学校的老师来看。胡主编继续哼歌。

    论文质量外包,将论文的审定权交给高校的老师,这也是不公开的秘密之一。

    小唐说道:“主要是这篇论文是盘古科技物理实验室写的,还有他们的老板萧铭的署名。”

    “啊?”胡主编这下不哼歌了,站了起来打开电脑。

    “盘古科技?萧铭?”

    现在的盘古科技又何人不知何人不晓,只是萧铭不是做芯片的吗?怎么写物理论文了。

    不对,胡主编想到,萧铭还是做污水处理的。但生物和物理有啥相关?

    看了看论文,物理科班出身的胡主编知道这篇论文要表达的是啥——微型核电池。

    这五个字念过书的都认识,但是论文的内容就……

    胡主编的水平和小唐的差不多,看不懂。

    “14不是测年代的吗?做电池?!开什么国际玩笑。”

    要是别人写的这篇论文,胡主编看都不看就扔了,但这篇论文是盘古科技的,是萧铭的,他必须重视。

    “打电话给燕京大学的陈教授,还有水木大学的王教授,对了!燕京理工的张老师也通知一声。”

    英国,伦敦。

    《自然》杂志编辑部,英文版的论文也已经达到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