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723 截断
    侦察舰无法继续,唯一的办法,就是趁敌人还没挡住星门正面,以超光速冲破敌军封锁!

    但是那样一样,侦察舰就是与友军建立联系,也很难再通过星门返回。

    身为军人,将士们不惧生死,更不惧远离家乡,但一去不回,就没法将友军的消息带回联盟,只把联盟的消息带给友军,却不能建立真正的联系,

    不止盟军希望和友军建立联系,禾州同样有这个想法,最好的办法就是长戈号走一趟,可两千多光年的距离,一来一回就是好几年,对禾州后续的计划影响太大。

    不论联盟还是禾州,都只能暂时搁置这个想法。

    仗打到这个地步,已经没有任何悬念,除了二号方向还有接触,其他方向全都停手,就连驻守新星门的盟军,都减少了开火次数。

    根据侦察艇带回的情报,星门对面的友军已经取得了战场上的绝对优势,舰队逼近星门,盟军已经不适合继续开火,不然不仅打不到多少敌人,还有可能有误伤友军。

    侦察艇还带回了友军的消息,和盟军分析的结果一样,那是旋臂外缘的一支反抗力量,其性质与联盟类似,也是多个殖民星联合起来对抗外域人。

    接到消息的盟军欣喜若狂,立即萌发了进一步交流的想法,不断派遣侦察艇进入星门,但仅仅三天之后,双方的交流戛然而止。

    盟军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侦察艇进去之后就再没回来,开始时只当是被敌舰摧毁,可后续的侦察艇一艘也没回来,这就让人坐不住了。

    按最后一次成功联系时的情况推断,友军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拿下星门,不管怎么看,都不该摧毁来自盟军的侦察艇。

    就算敌人又把星门抢回去,也不可能把所有侦察艇全部摧毁,而且新星门始终开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会太复杂,要么是星门中断,要么是重新连接另一处星门,要么就是敌人的援军出现,重新夺回星门。

    为此,盟军进行了大量实验,除了每隔一段时间,就派出一艘侦察艇进入星门之外,还想了很多其他办法。

    比如让侦察艇开启所有观测设备,进一半儿留一半儿,然后直接退出。

    结果侦察艇什么也没拍到,只有一些乱七八糟、毫无规律的光影。

    类似的想法还用了很多,但始终没有任何回应,盟军干脆也不试了,直接就地修建一座空间基地,就近研究这个落入盟军手里的星门。

    很快,盟军就找到了进入星门内部的办法——注意,这里不是穿过星门,而是进入星门本身,就像进一艘战舰那样。

    盟军在星门内部,找到了许多外域人的尸体,还有各种损坏的设备,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新星门与其他星门的连接已经中断!

    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也很简单:外域人采用图形操作系统,可以看到星门断开连接的图形显示。

    根据这一线索,盟军认为星门之间或许有什么人类还不能了解的特殊联系,结合战役过程中的关键点,可以认定星门在连接过程中存在某种限制,若是贸然关闭星门的一端,另一端很可能出现某种未知问题。

    因而,盟军推断新星门落入盟军控制之后,外域人不是不想关闭星门,而是不能关闭,所以他们故意把新星门连到一个正在遭到人类进攻的星门上。

    反正就要被人类攻陷,不如在失陷之前发挥一点余热。

    这样的推测并不严谨,但已经是目前最能被接受的答案。

    总而言之,新星门战役获得了阶段性胜利,盟军长期驻扎在星门附近,且建立研究基地,不管哪一项单独拿出来,都值得联盟大书特书一番。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