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百四十二章 儒道神通
,则天人交感,无有所惑。君只见神通表象,却不明其中真理。”王曜景笑了笑,缓缓开口说道。

    “愿闻其详。”唐时儒生,还未如后世一般,执着于学问之争。这个时候的人更加开放,对于精深的道理,也更能够接受。

    “吾将在三日后,于长安讲学,贺兄可有场地?”今日因缘际会,结识了贺知章,王曜景便直接问道。

    贺知章有些心痒难耐,在稍作犹豫后,“长安的精诚书院乃我过去治学之地,你可前往此地讲学。”

    他的内心里,还是觉得不信此等景象是儒家手段造就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这等景象,便已经是鬼神法术的范畴,但他偏偏又抱有几分希望。

    说来也是矛盾,中国的读书人一方面喊着不语怪力乱神,但实际上,对于仙人那一套又有着憧憬,许多儒家的子弟,同样也会学些道门的引气之法或者诵读佛家经典。

    似后来的李白、王维,便是如此。

    “好,三日之后,我在精诚书院,候君前来。”王曜景哈哈一笑,直接脚下一踏,便有青云升起,直直的朝着楼外飞去。

    这酒楼靠近闹市,他踩踏青云而行,立刻在街道上引起了一阵骚动。

    “嗯?怎么会有道人在闹市施法?这是想死不成?”此地可是长安城,为王气最重之地,更有禁军十万,任何道人来此,都得被红尘劫气覆盖,实力百不存一。

    正待城中的人准备调拨兵马,杀死这作乱妖人的时候,王曜景早就踏着青云离去了。

    他动用的并非道门之法,而是借助自身气运,与天命结合,正儿八经的儒门道法,正所谓“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而儒学又是治世学问,当然不会在意所谓的红尘劫气。

    王曜景是离开了,但酒楼中那玉碗中,酒水依旧在向外流淌。掌柜的看着玉碗和酒水,眼神也不由得放光,他可不管什么儒家道家,他只觉得今日是撞见神仙了。

    这只玉碗得神仙点化,恐怕也成了珍稀宝物。

    他伸手准备抱起玉碗,可却惊讶的发现,玉碗仿佛焊在了桌面上一般,他又想搬动桌子,桌子也重重压在地上,他连分毫移动不得。

    掌柜的有些不信邪,便找了店内的伙计,一同来搬动桌子。所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还是徒劳无功。

    上一章关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句的释义有所错漏,已经修改,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