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五章、强国梦
殖民统治,这些产业早就完蛋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单纯农业显然是更加容易统治,乱七八糟的思想也很难在保守的农村传播。

    加上法国人的功劳,很多死硬分子都被流放的差不多了。尽管法国人离开的时候埋了不少隐患,可是这些都没有发挥出来的机会。

    弗朗茨去巴尔干半岛视察,可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制造对当地大手术的借口。

    皇帝亲自视察地方,自然要加强安全防护,地方政府清查安全隐患是很自然的,这一查问题就暴露了。

    按照奥地利的法律,违法犯罪的分子实在是太多,无论罪名大小,构成了犯罪就要追究责任。

    为什么拿到法属巴尔干半岛要等这么久才动手,还不是为了让他们犯罪么?

    法国人的殖民统治和奥地利直接统治,在法律上的差距天差地别。在法国殖民地可以做得很多事情,到了奥地利那就是违法。

    违法必究,所以凡是被逮住的人都要面临法律的严惩。法不责众是不存在的,一村人犯罪就追究一村,一镇人犯罪就追究一镇。

    法国人留下来的钉子,毫无疑问被拔出去了。当地的统治阶级,基本上也换了一遍。

    依法办事,谁也不能够说什么。牵连再多,法律的尊严也是要维护的,绝对不是打压异己。

    除了传播非法思想的政治犯要劳役终身外,剩下的都是根据罪名大小处理。这次没有直接流放,而是留下来为改善巴尔干半岛交通奋斗。

    要不要开发新获得的法属巴尔干半岛,弗朗茨还是非常的犹豫。奥地利的精力有限,把资源投入到巴尔干半岛上总感觉有点儿亏。

    新获得的法属巴尔干半岛领土面积到是不算小,包括后世阿尔巴尼亚、科索沃、马其顿、半个希腊、半个伊斯坦布尔。

    可是人口还不到三百万人,青壮劳动力更少。这是法国人的锅,很早巴黎政府就意识到了法属巴尔干半岛和俄奥本土相连,军事上根本守不住,自然不会用心发展了。

    作为殖民地自然不要想有啥好待遇,为了开发非洲大陆,法国人没少从巴尔干半岛上移民。相对于非洲土著来说,巴尔干民众还是优质劳动力。

    苏伊士运河能够顺利开通,巴尔干民众也是做出了贡献的,这也是巴尔干半岛劳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由于弗朗茨的蝴蝶效应,导致工程量增加,对劳工需求自然也增加了。埃及只是一个人口三百五十万的小国,根本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

    到了后期,庞大的伤亡人数超过了埃及承受极限,法奥两国不得不从殖民地上想办法。

    奥属非洲就贡献了四十万劳动力,巴尔干半岛也贡献了二十万劳工,大工程伤亡惨重不可避免。

    况且,项目完工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回家了。尤其是法国人将巴尔干卖给奥地利后,自然不会再派船送人回来了,奥地利也没有及时派船去接。

    紧接着法埃战争爆发,还活着的劳工就滞留在了埃及。由于丧失了管饭的,这些劳工现在去向不明,还剩下多少谁也不清楚。

    奥地利在西奈半岛的驻军,现在只是保护苏伊士运河的安全。如果有人到了运河边上求助,那么还是会安排顺路的船舶带回来。

    陆陆续续也就送回来了万把号人,或许是战争的残酷吓倒了,又或者是在工地上被磨平了棱角,这些人是相当的安分。

    当然,救命之恩也发挥了作用,让他们认同了奥地利的统治。毕竟只有亲身经历过了世界的残酷,才知道一个强大祖国的重要性。

    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让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