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章、后续影响
下法奥两国,然后大家再达成协议。

    无论有多少作用,都有海军的一份儿功劳,在下一次预算争夺中占据了优势。

    本质和先收股票再和法奥两国谈判没有区别,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前者外交部占主导,后者海军部占重要地位。

    ……

    伦敦政府在争执,巴黎政府也在讨论。都是围绕着苏伊士运河进行,只是处理方式不一样。

    拿破仑三世在犹豫,要不要立即出兵占据埃及,以保证对运河的控制权。

    经过这么多年的渗透,法国已经是埃及第一大实力,培养了一大批的亲法派带路党。

    要是再过几年时间,他没准可以兵不血刃的控制埃及。现在要是出兵占据埃及,一场战争还是少不了的。

    6军大臣埃德蒙-勒伯夫提议道:“陛下,只需要十万军队,一年之内我们就可以占领埃及。

    如果只是控制苏伊士运河的话,那么五万军队也可以实现目标。

    埃及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是我们非洲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拖下去,让英奥两国先动手就麻烦了。”

    埃及可以算是在法国家门口,打赢或者是占领埃及都不是问题,唯一要思考的是值不值得。

    这还牵扯到了法国的战略抉择,到底是优先地中海战略,还是优先中欧战略。

    一旦对埃及动手,下一步法国政府的战略就是意大利地区,意大利各邦国都在法国人的目标中,西西里岛更是当其冲。

    而放弃对埃及下手,就是要打普鲁士、比利时、德意志联邦政府的注意,莱茵兰河以西的领土都在法国人的中欧战略中。

    这次法国军方很和谐,都选择了优先地中海战略。柿子找软的捏,对中欧战略,地中海战略要面对的敌人都是软柿子。

    这不足以令拿破仑三世下定决心,一旦法国对埃及下手,势必会让英法关系紧张,这令“恐英症”患者非常不安。

    外交大臣亚伯拉罕补充道:“陛下,我们现在没得选择。我们可以不占领埃及,却无法阻止英奥两国占领埃及。

    即便是有盟友存在,最多也就约束奥地利十年时间,而英国人我们完全无法限制。

    一旦埃及落入他们手中,我们的地中海战略就泡汤了。法兰西未来的路,恐怕就要举步维艰。”

    这是事实,全世界都快要瓜分光了。现在已经是瓜分世界的末班车,再不努力抢占最后的蛋糕,未来就要过苦日子了。

    英国人没有抢占埃及,可不只是伦敦政府不想。主要是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担心引法奥两国的反弹,另一方面他们没有把握把埃及人干趴下。

    埃及政府拥有一支新军,并且实力还不弱。这对英国袖珍版的6路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况且,他们还在和埃塞俄比亚pk,没有足够的兵力投入埃及战场。万一又打输了,那就丢人了。

    进入19世纪过后,英国6军的表现就不怎么样。连续输了好几次战争,尽管都有特殊原因,可这也让英国6军声明扫地。

    反法战争就不提了,输给拿破仑那是正常操作,不需要解释。

    1814年,进攻尼泊尔王国,三万英军被一万多廓尔喀人给反推了,最后靠国力打消耗战,勉强赢得了战争。

    1839年,英国人入侵阿富汗,数万英军苦战三年,最后以失败告终。

    接下来的近东战争,英国人输了;后面入侵波斯,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被迫达成妥协。

    现在进攻埃萨俄比亚,还在苦战中,最终结果尚且未知。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