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65章 告状与偷窥
皇上就该呵呵呵了。田七基本不会直接指导唐若龄这样做或是那样做,她只会告诉他,皇上是一个怎样的人,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然后由唐若龄自己去领悟。

    除此之外,她也会顺便进一进“谗言”。

    告状是一门技巧性很高的行为,如果对方是个大笨蛋,你的坏话一定要讲得直白;而如果他是个人精中的人精,那就需要含蓄地潜移默化,还必须让那个聪明人以为你并非在耍什么聪明。

    比如,告孙从瑞的状,一定不能坏话连篇,要重点渲染此人因“清高耿直”而“看不起太监”。

    看不起太监看不起太监看不起太监简直跟太监苦大仇深

    这种事情听多了,纪衡也会觉得孙从瑞有点莫名其妙,太监虽不讨人喜欢,但也不是所有太监都十恶不赦,御前这几个太监都是他亲手挑的,就识趣乖觉得很,孙从瑞何至如此

    纪衡还是有点怀疑,以为孙从瑞单单讨厌田七他儿子不是被田七打断过腿么。纪衡便又故意问了盛安怀,盛安怀虽未被孙从瑞当面下过面子,但也知道这人讨厌太监,便对孙从瑞喜欢不起来。皇上问起,盛安怀有什么答什么,不说坏话,却也绝不说好话。

    纪衡心想,连他这个差点被太监废储的人都没那么痛恨太监,孙从瑞又是为什么此人讨厌太监,要么就是真的对太监深恶痛绝,要么就是在做给谁看。

    他还能做给谁看呢纪衡冷笑。

    为了和孙从瑞形成强烈对比,以加强告状的效果,田七还拎出唐若龄唐大人是尊重我们这些太监的,说话也客气,堂堂阁臣,一点架子也没有。真是让奴才受宠若惊。当然了,我们做奴才的是沾了主子的光什么什么的。

    田七很清楚,皇上明明知道她跟唐天远有交情,她就不可能再装作和唐若龄划清界限,她得适当表示一下对唐若龄的偏好。当然,还得让皇上放心,她是有分寸的人,不可能因为唐家好,就跟他们站队去。

    总之这个过程漫长而复杂,只有脑子够用的人才玩儿得转。在此过程中,郑首辅、唐若龄、宁王、田七等渐渐达成共识,形成了消灭孙从瑞的统一战线。

    其实纪衡之所以对孙从瑞产生了一些微词,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田七懂分寸又讨人喜欢,连他这当皇帝的都被他勾引去了,孙从瑞鄙视田七,也就是在鄙视纪衡的品位。

    这个原因实在不足为外人道。

    郑府的宴会从中午开始,几人吃喝玩乐了将近两个时辰方散。田七多喝了几杯酒,回去的时候绊着脚走路,纪征把她送到玄武门,目送着她进了宫门,这才离去。两人全程几乎没有互动,因为皇上派了人一直跟在暗处,“保护”田七。

    回到王府时,纪征派出去的人从辽东回来了,说之前查的事情有了眉目。

    “禀王爷,辽东鸡鸣县田家屯确实有一家猎户,七年前送了儿子入宫当太监。那个孩子在家中行七,想必就是王爷要查之人。”

    这么说,田七这个身份并非伪造,而是确有其人只不过现在这个田七是假的田七纪征凝着眉,一时理不清头绪。他的疑问太多,眼前这个田七到底是谁为什么入宫她知书明理,言行中透着娴雅,一看就是官宦人家的姑娘,或是书香门第,又是如何搭上那家猎户的再说,她自称姑苏人氏,喜欢江浙菜,对江南的风土人物颇有些熟悉,很可能真的是姑苏人氏,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跟辽东的猎户扯上关系

    田七是否真的去过辽东

    一个姑娘,因为什么理由才会从南到北跋涉数千里到辽东去

    流放。

    纪征只觉脑中像是突然点起一道明烛。他立刻吩咐来人,“去查一查淳道二十年至淳道二十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