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跟你们玩了
,投胎真的很重要

    这次认购证销售出现积压的情况下,银行部门的推销力度也不断加大,每一个储蓄大客户都成了他们攻关克难的目标,而在各大银行都有存款的何永生则成了推销员们眼里的香饽饽。

    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便买下了四百套百连套的认购证,把推销员们乐的见牙不见眼,几个推销员商量了一下,特意请何永生吃了一顿大餐,都对何永生感激的不行。

    此时推销认购证,每卖出去一份,这些推销员可以得到五分钱的提成,而何永生一下子要了四百套百连号的认购证,那就是要了四万份,这些销售员们的提成都有两千块,而且销售业绩这么优秀,年终奖肯定也少不了,这些人当然对他大为感激。

    何永生买认购证这么容易,而关云山买的认购证却也不麻烦,他是中国河东著的私人企业家,而且一买就是买了一万多张,银行自然要破例销售给他。

    在任何时候,国家政策都是死的,但人都是活的,只要银行想卖东西,随便一个理由就可以,就像后世买房一个样,你资料不全啊,手续不对啊,自然会有售楼部的人来帮你出主意跑腿。

    很多人把这个时候的公职人员都想象的非常美好,认为这个时候的公职人员一定都是大公无私,其实不然,小职员们可能胆子小,可如果再往上看,那些人胆子就没有一个小的,关云山既然想买认购证,这些人为了业绩自然给他开绿灯。

    其实在这个时候,不单单关云山有胆量花钱买这些不确定的东西,江浙地区好几个私营老板都买了不少,数额比关云山只高不低。

    这个年代,不是没有有钱人,相反,数目其实还不少,只是很少为外人得知,有些人自己真的有钱,有的人则是某些团体的代表,至于后面的利益纠葛,那就无需多了解了,知道越多,死得越快。

    他们这还是只是少数,真正的大头则是得知消息后的当地政府企业单位,当得知预期销售一千万份的认购证在最后三天只卖出了一百多万份后,所有消息灵通的大企业领导人都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这个时候的国营企业,在资金上就没有一个没问题的,账目上一个个的都是大窟窿小眼睛,想要填补都不知从哪挪钱,正发愁的时候,就得到了认购证销售不佳的消息,有些人立马就动了心思,开始员工集资,挪用资金,找几个明白人来炒股。

    于是在认购证结束的最后一天,总共才卖出去了一百三十万份,可是到了临近结束的时候,忽然就多卖出了一百万份,一天时间销售的份数堪比之前销售的总和。

    关晓军在后世曾大致了解过这次的认购证风波,在他的认知里,这次所谓的股票认购证,后世又被人称之为“九二发财证”,发财的个人毕竟是少数,可以忽略不计,真正发财的还是集资套钱的那一群人,最后挽救了不少大企业的财政亏空,救了很多人的命,也间接的埋下了很多事情和隐患。

    这次股票认购证的炒作事件,是中国金融魔力的开端,也是全民疯狂的开始,关云山在上一世被这股浪潮拍打的遍体鳞伤,这次他却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成了操纵者之一,但此时的他还有点迷茫,不知道前方到底是鲜花铺地还是万丈深渊。

    他在申城待了几天,庞世猛几次邀请他去参加一个沙龙形式的交流会,关云山都懒得搭理他,他对自己这个远房表哥已经失望至极,此人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嘴脸,正是关云山最看不起的一类人。

    因此在左思右想之下,他决定先回家静一静,再加上自己公司的事情也多,老是在申城待着也不是个办法。

    此时的关云山对庞世猛已经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他甚至怀疑庞世猛让他买股票认购证都是在不怀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