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青训计划
万人民币,放在燕京,顶一个普通工人不吃不喝不花干六七年;

    到了英国之后,所有日常生活、训练开销牧野科技全部承担,每月起步就给2000美元生活费,这钱说是补助,其实就是工资,折合下来一个月一万七千多,没准一个8岁孩子去参加青训,一个月的收入顶他爸累死累活干一年。

    这样的话,你还能说踢足球是不务正业?

    到那个时候,如果谁身边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被青训营选中,恐怕周边的家长和孩子们羡慕都要羡慕死了,赚大钱不说,还能出国长长见识;

    而且,牧野科技届时也会不断给青训营大量的媒体曝光度,潜移默化的让人们对它感兴趣,并把它视为荣耀,到时候,起码能让相当一部分家长改变之前的看法,能让他们支持孩子踢球。

    只要能够从国内找到一批真正有天赋的青少年球员,然后一批批的输送到曼彻斯特城,让他们在那里从小接受技术、体能以及意识上的训练,这些人一定能和国内的大多数球员拉开差距。

    如果这批球员在四五年之后,能够出来七八个优秀球员,并且能够在五大联赛站稳脚跟,那华夏足球,最起码华夏男子国家队的实力会迎来一提升。

    牧野科技的高层里没有真正懂足球的人,所以大家也没有对李牧的提议发表太多意见,既然这是李牧的意思,大家也都表示无条件支持。

    倒是留过洋的方旭东好奇的询问李牧:“李总,既然您想提升国内的足球水平,那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在国内建几所足球学校?”

    李牧笑道:“足球学校我们自己做太费劲了,而且我们团队里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很容易抓不住重点,所以,这一块我的想法是,将来可以跟国内的足球俱乐部合作,我们出资找俱乐部合作成立一所学校,我们出钱,他们出人。”

    说着,李牧话锋一转,道:“但是我其实对在国内成立足球学校的事情不怎么感兴趣,国内整个足球风气还不够专业,甚至不够健康,这种情况下,足球学校也会被大环境所同化,很难去影响大环境的走向,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怎么才能够把国内足球的大环境提升上去。”

    李牧初中的时候,有一个男同学踢球踢的非常好,在那个年龄段的孩子里,他算是海州踢球踢得最好的。

    值得庆幸的是,那个男同学的父亲非常支持他踢足球,很多次有学校间的比赛,都可以看到他爸爸站在几乎没什么草的破烂球场边为他加油。

    初二那年,那个男同学和他的父亲,都渴望他能够考进当时某知名的足球学校,但后来的结果是,他的身体和技巧方面符合学校的要求,但因为没钱送礼疏通关系,最终只能放弃了这条路,后来听说他没考上大学,南下打工了。

    无论是上辈子的经验,还是最近被滨城俱乐部恶心了一把的经历,都让此刻的李牧,不再相信国内的任何一家俱乐部,不相信他们还有纯粹的足球精神。

    所以,李牧要把有天赋的孩子,一个个的从这个大染缸里挑出来,再用自己的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力,把这些孩子送到一个足球精神更加纯粹的环境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从根本上,脱离国内大环境可能对他们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