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一六章 做得挺好
能掌控的势力实力越大越多越好。最好是大到有人造反都不怕。而宫中,作为权利中心更是如此。

    此外,她还希望皇帝能警惕一些。她希望皇帝别再玩他的平衡之道了。正是他的态度一直太过暧昧,才使得几个皇子没一个消停的。这么做纵然有很多好处,可眼下弊端也已无视不得。她就是要他知道,再玩下去,皇权都危险了。

    李纯再厉害也是外臣。皇子们再能耐头顶也有个爹。所以,只要皇帝愿意压着,愿意削弱,愿意动手,那便是天经地义!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

    前世除了太后之薨有些莫名其妙,皇帝垮下之速也有些奇怪。皇上不像是中毒,可怎么就在四年里,从意气风发就形容枯槁了?里边是必有缘故。所以,在今生的皇帝居然成了她和李纯保护伞的情势下,她还不希望皇帝太早倒下……至少在局势完全明朗前不能!

    半个时辰后,依旧没有抓到任何嫌疑人。

    就连那些今日入宫来演出的艺人也都经过了一一排查,并没有发现问题。几大班子都是京畿地享有盛名的,想要瞒天过海并不容易。

    如此,侍卫长更加肯定认为那些歹人藏在了宫人之中,这也才能解释那些人从进来到离开都能避开众人视线,隐没于宫中。

    也才能解释今日宫中防务比往日加强了一倍,却还是被人钻了空子。只怕那些人早就有了今日的具体的防务分布,甚至是侍卫的巡守路线,这才能轻而易举避开了耳目。

    至于暗卫,主要任务只盯住了今日宴席的安全,基本都隐没在了慈宁宫,如今日案发这般的更衣处,更是不在他们负责的范围。

    当然,按着程紫玉和太子他们给出的时间,发现差不多的时候,在慈宁宫宴席上有人醉酒跌进了荷花池;有人发生了口舌,辩得差点要打起来;戏班子太后最喜欢的那个角儿丢了戏服,调了不少宫人侍卫帮着一番翻找后,才发现戏服竟不知何时跑到了更衣间的横梁上……

    此刻虽似抓到疑点,再深入追查发现,掉入荷花池的宾客是真醉了,不确定是自己脚滑还是被人推了;口舌的几人也是被挑拨,有人故意瞎传话,引发了误会。戏班子那里更是无辜,他们到这会儿还认定是另一个来演出的戏班子故意陷害,两拨人正剑拔弩张……

    看似有人故意而为,但却偏似是而非,毫无证据。但这样的小事,却足够吸引侍卫暗卫甚至太多人的注意力,足以起到分散防务甚至调虎离山的效果……

    而差不多时间段的小乱子又何止在慈宁宫里边?

    太子出事是在慈宁宫东边往坤宁宫去的方向的更衣处,可西北方和南边都生出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端,刚刚好吸引了附近巡守的侍卫上去帮忙才摆平。

    巧合?不信!

    证据?没有!

    皇帝更生气了。显然,有人在宫里的势力已经严重影响和威胁到他了。这叫他心生恐惧。试想对方今日若谋划成功,他又怎知有人已这般猖狂?这般视皇权于不顾?届时他忙着发落太子收拾残局还不及,又有谁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

    很快,那个佘嬷嬷找到了。

    只不过,她已成了一具死尸。

    是在往慈宁宫后门去的一口枯井里找到的。

    自杀还是他杀?

    不重要。

    对方败露的同时,已经意味着这个从一开始就在煽动庆嫔的嬷嬷必死了。主谋怕她招认,也必须让她死。

    这一点,其实在程紫玉他们的预估之中。

    没抓到活口也不可惜。

    因为程紫玉和太子的证言也有漏洞。这嬷嬷若被抓到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