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零四章 如是我闻
僧衣,精气所聚的阳峰惨不忍睹,变成了一团模糊的血肉,不过还能看出完好时的大概形状,确实要一般人硕大,但说是大阴人,恐怕名不副实。想想可以理解,高兰一个未嫁的小娘,没什么见识,以为此物巨大,所以称之为大阴人,这也在情理当。

    阳峰有伤,亲口认罪,又蒙竺法言坐实,人证物证齐备,此案不必审,可具结。顾允走到张紫华身旁,低声道:“尸体怎么办?”

    “整理一下仪容,将尸体送回大德寺!”张紫华吩咐了两句,顾允安排顾马立即去办,又道:“都祭酒,这个结果,你可满意?”

    都明玉说话滴水不漏,道:“我没什么满意不满意的,只要诸位使君秉公断案,让杀人者伏法,给冤死者昭雪,天道在意、公道在理、人道在心,此三者全,则是扬州之福,百姓之幸!”

    “受教了!”

    张紫华对都明玉刮目相看,此人名声不大,城府却极深,身处弱势,借两件毫不相干的案子依次发难,逼得正占据风的竺法言颜面扫地,羞于停留,败走雨时楼。不管心计还是手段,无不是一时之选。难怪孙天师看重他,力排众议,让他登了扬州治祭酒的宝座。

    他以贤有识鉴闻名当世,竺法言擅以神相观人,可说起识人之明,两人加在一起,也不孙冠的一双眼睛!

    “徐佑,方才要多谢你。如果不是你出面说服竺无尘,恐怕这件事还不好收场!”

    在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徐佑以《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里的故事点悟了竺无尘,其学识、智慧和辩才,彰显无遗。相反陆绪等一干人,虽然才名显于当世,可真正遇到大事,只能作壁观,一来,对佛法不够精通,自己还没领悟,如何开悟僧人?二来,缺乏处理棘手事宜的急智和面对复杂局面时的稳健。

    徐佑两者兼具,世人皆道他武学的成,却不知武学之外,天外有天!

    徐佑谦逊了两句,张紫华越看他越是欢喜,吩咐下人清扫地板的血迹,并将准备好的十张案几全部转移到隔壁的房间,这次不等陆绪重提论诗一事,他先提议:“雅集,以雅为先,总不能因为别的事,坏了大家的兴致。陆绪、张墨、徐佑,你三人一道,与另十人试诗作,胜出者,我将优先拔擢!”

    陆绪之前把张墨列入十人之列,张墨感觉受辱,固辞不,所以张紫华做了折,让他和陆绪、徐佑并列,如此再无推辞的理由。

    三人前应诺,张墨对陆绪并不在意,两人斗了这么些年,互有胜负,对彼此的水准知之甚深,只是好徐佑能够给他什么惊喜。陆绪的目光也始终盯着徐佑,刚才的种种表现,徐佑实在太耀眼了,偌大一个雅集,谁也遮不住他四射的光芒,所以打定主意,等下要凭着诗才,让他出丑丢人,成为大家日后闲谈时的佐料。

    徐佑浑不知他已经成了陆、张二人的焦点,他的心思,全放在张紫华身。这位大正之所以急不可耐的进行论诗,是想冲淡竺无觉的死给雅集蒙的一层阴影。若是没有其他出彩的点,可以想见,不出三日,整个扬州流传的,不是钱塘湖雅集的盛大和成功,而是高家的案子和竺无觉的伏法,这样一来,张紫华的脸往哪里放?

    不过,张紫华的脸面问题,徐佑并不是很关心,他真正关心的是那句话:

    “胜出者,优先拔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