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章 品色服之制
威名赫赫的白虎九劲玄功,一身修为在九品榜上可以排到六品上,被称为最有可能在二十岁前突破五品,迈入“小宗师”境界的武学天才。

    陈牧唇角露出一丝阴毒,似乎还带着几分得意,道:“上,我就不信他敢反抗!”

    徐佑能在金融界混到顶层,本就是玩弄人心的高手,立刻猜到了陈牧的心思。他这是逼自己动手,要是能杀几个侍卒更好,因为一旦闹起来,不管有理没理,在这个敏感时刻,真是百口莫辩,说不定刚刚尘埃落定的徐氏谋逆一案又会有什么反复。

    要是按照以前这个身体主人的脾性,肯定不会忍下这样的恶气,什么时候,大名鼎鼎的徐家七郎君,会被一个管事欺辱?陈牧也定是料到了这一层,所以才故意挑起事端。

    不过这次他注定要失望,又有谁能知道,眼前的徐七郎,已经全然换了个人呢?

    徐佑微微一笑,道:“敢问陈管事可曾出仕,定为几品?有何状语?现居何职?”

    楚国上承魏制,以九品中正品鉴人物,选举人才,由各州、郡、县大小中正官经过查访,结合门第和德才定出“品”和“状”。“品”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但类别却只有上品和下品,其中一品为虚设,属于圣人级别,无人能达到;三品以上为上品,以下皆为下品。而“状”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一般只有一两句话,如“天才英博,亮拔不群”等等。上品者起点也高,往往为清要职官,升迁也快,受人尊重,下品者为浊官,起点低,升迁慢,受人轻视。

    陈牧呼吸一窒,半响才怒目而视,道:“徐郎辱人耶?”

    “辱你又如何?”徐佑背手而立,朗声道:“我谅你区区一个三等管事,不仅无品无职,更是不学无术,可知本朝有‘品色服’之制?”

    “啊?”

    徐佑缓步走到陈牧跟前,离他仅仅五尺之距,道:“品色制规定,王侯公卿及三品以上“色用紫”,四品、五品“色用朱”,六品、七品“色用绿”,八品、九品“色用青”,流外官、庶人“色用黄”,部曲、奴婢“色用白”,屠沽、贩夫及商人只可“色用黑”,凡僭越者杖八十,流三千里。你不过沈使君府中管事,奴仆之辈,服白已经是主上恩典,竟敢僭越穿着朱衣。但此也罢,可“非官不得衣锦”,你不仅衣着锦缎,还是用的上等的班云锦,“非公卿不得着高冠”,你的身份,顶多佩戴小冠而已,却戴着漆纱高冠,三罪并罚,追究起来,怕是你的使君也保不住你的性命!”

    这些知识并不是来自于这具身体的前主人,徐佑前世也算读史入迷,知道品色制度从先秦两汉已经开始,只不过不同的朝代对颜色的规定不一样,比如黄色,到了唐德宗以后才逐渐演变成皇室的专用色,但朱紫一直属于高官,黄白一直比较低贱,比如《卖炭翁》里有“黄衣使者白衫儿”的句子,一个是太监,一个是爪牙,都是奴仆级别,而“一介白衣”也常常用来形容平民百姓。所以徐佑临时捏造的楚国品色制,应该也于事实相差不远,纵有瑕疵,用来恐吓陈牧是足够了。

    陈牧被徐佑气势所慑,一时不知所谓,支吾道:“规制又……又如何?大家都这样穿……”

    品色制贯穿上下几千年,但真正被严格实行的朝代并不多,尤其像楚国这样,动荡了几十年方才安定下来,对这方面不太讲究,高门大户上至宗亲,下至奴仆,无不衣着锦绣,庶族里有些豪富之家,也是高冠锦袍,朱紫盈门,谁也没当回事。

    但问题在于,国家法制就是国家法制,没人管是一回事,真的较起真来是另外一回事,尤其像沈徐两家,经过那一夜的腥风血雨,已成死敌,闹将起来,陈牧几乎可以肯定,自家使君不会为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