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二章 天师府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我们到达这里的季节属于夏天,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是我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总感觉怪怪的,但也很舒服,难怪正一道选这地方立统呢,这还真是个人间仙境

    不说那条信江如何俊美,芦溪多么清澈,光是天门山瀑布群就让人流连忘返。首先是三叠姊妹瀑,每叠落差约4米,宽亦4米,分别为紫胭瀑、紫芸瀑、紫英瀑;往峡谷里去就见青云瀑。依婆井圣井山阳源坑石涧泉水直冲而下,形成20余米高的瀑布。此外尚有云台山瀑布、峨眉峰瀑布、香炉峰瀑布、河豚堡瀑布等。

    关胖子除了当初去野外集训,也很少到过这种名胜古迹,我更不用说了,连京郊都很少出去,火车飞机都没做过的主,哪里见过如此美丽的风景,到了龙虎山差点把我两都惊死,真是恨不得多生两双眼睛了。

    当然,我们也没忘了来这里的主要目的,天师府嘛,它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筑群,依山傍水,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府门坐北朝南,高大宽阔,面河而立,气势雄伟。门前庭院正中镶嵌着八卦太极图。府门上一对抱柱楹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原为明代尚书、大画家、大书法家董其昌手笔,形象地表达了历代天师既是“神仙”又是“宰相”的双重显赫地位。二门门联写的是“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表明了历代天师道高德重使龙虎也伏、鬼神也钦的历史事实,也表明教理教规对信徒必须修道养德的严格要求。

    ”好家伙当初这张家可真够牛的啦“关胖子在旁边啧啧的称奇。

    ”废话,你当现在就白给啊人家现在的后代,那起码也是现存道教的老大,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呢。“我冲着胖子解释道,来之前我还是特意找了些资料看过的。

    ”嗨,快瞅那钟,这也太大了吧“关胖子拉着我朝大院的西东方向过去,那里矗立着六百多年前盖的钟楼,里面存放着那座重达9999斤的大钟

    我和秦老爷子都没搭理他,绕着那个大钟观察了起来,还是没发现什么异样。

    再朝里走就是玉皇殿了,殿内供奉着999米高的玉皇大帝,金童玉女侍立左右,邓、辛、张、陶等十二天君配祀两边。八条金龙飞舞楹间,整个大殿显示出人间天庭的森严,使人顿生“侯门深似海”的感觉。

    进三门,就进入了天师府的私第。进门的院墙左右是“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对联。上端横批“相国仙府”,显示出主领江南道教的天师府的历史地位。天师殿原叫三省堂,由前中后三厅组成。前为过厅,中为会客厅亦名狐仙堂,后为天师内宅。过厅前部有块圆的翠绿色盘石,名“迎送石”,是历代天师迎送客人到此留步的地方,虽时过数百年而色泽如新,也算奇事一桩。正厅中央供奉着三尊神像,在刀剑斧戟和龙虎旌旗拥护下,仗剑危坐的是祖天师张道陵,身旁悬有颂他道尊德贵的对联一副“有仪可象焉,管教妖魔丧胆;无门不入也,谁知道法通天。”侍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