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79章 第 79 章
验的中学教师编写的一套丛书,全套17册,总价格不到二十元。但是刚一出版就被打倒批判,不能公开发行,很多书直接被当作废品处理了。

    在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考生能够得到这套丛书中的一两本,都会如获至宝,珍惜备至。

    殷秀成的战友在上海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找全了这套书,给赵丽芳寄了过来。在信中说,这套书基本上全都是在废品收购站发现的,价格十分便宜。

    赵丽芳抚摸着清扫过包好了书皮的封面,也是一声长叹。

    距离恢复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她的调查报告也终于正式完成。

    一个箱子的资料,五次修改,到最后浓缩在了三十多页的报告中。赵丽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居然真的能够做出一份富有社会科学意义的调查报告来。她最初的设想很简单,觉得自己是来自未来的人,对于未来的社会和国家走向了然于胸,先有观点,然后用材料支持,就能够轻松完成一份报告。

    但是当她真正开始写的时候,才发现她对于社会科学、政治文化方面的理论了解太少,没有理论支撑,所有的数据都只是一种无力的罗列。

    于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殷秀成辗转托人,给她找了好几本难得的社会学著作。赵丽芳一边读书一边写作,把自己原来干瘪轻薄的草稿一再修改,终于有了一定的成果。

    这份最终命名为1975年h省红旗乡社员生活调查报告的一摞稿子,第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殷秀成。

    殷秀成用了三天时间读完了这份报告。

    “赵丽芳同志,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殷秀成表情很严肃。赵丽芳在报告里,列举了翔实的数据,说明了当时的公社制度的不合理性,认为想要解放生产力,就需要对这种制度进行改革。出错了,请刷新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