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六十一章
地回来工作么。

    这个时候,满打满算,离高考只有三十几天的时间了,按照规定,需要在高考前确定报考专业,填写志愿。

    林爱青和魏延安是在县一中的一间教室里拿到了志愿表,还有一张各院校在江省招生的专业列表。

    高考有四门要考,理工科是数学、语文、政治,物理化学合为一门考,文科则是最后一门为史哲合考。

    林爱青肯定是考理科的,她翻看专业列表时,不看学校,只看有没有机械相关的专业,其次再是考虑魏延安那边。

    毕竟两人已经成家,最好的结果是考到一起去。

    列表上的学校不多,前面都是久负盛名的名校,毕竟才恢复高考,停滞了十多年,有能力招生的学校也不多。

    但大部分学校开设的专业并不多,林爱青比较幸运,她感兴趣的专业,不光名校多,相关的专业也多。

    魏延安把京城的学校看了一遍,并没有他特别感兴趣的专业,其实京大有招生的两个专业,都是对魏延安的口的,一个是新闻专业一个是图书馆专业。

    但魏延安最感兴趣的,还是沪市复大的国际政治系。

    夫妻俩一商量,林爱青的第一志愿填的京市清大的机械工程系,魏延安填的京大新闻系,第二志愿则以魏延安为主,魏延安填复大,林爱青也填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当然填好后并不就万无一失,她们可能面临着落榜,也有可能面临着被不同地区的学校录取,更有可能,一人考上一人落榜。

    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只要条件允许,我就一直考”填完志愿后,林爱青坐在魏延安的后车座上,两人回家。

    考不上也是很正常的事嘛,林爱青心态放得很平,虽然她从去年起就一直复习,比别的知青是多一点优势,但她底子不好呀,再说她也只复习的数学和部分物理而已。

    魏延安回家就开始琢磨起来,他好胜心比较强,既然要考,最好就是夫妻俩一起考上,还都要考好,不然夫妻两个分居两地,林爱青能熬,他可熬不住。

    文科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魏延安不担心自己,先替林爱青琢磨起来,语文无从复习,政治全凭硬背,不过林爱青这两年一直在机关工作,政治方面也不必太担心,数学也不用担心,物理也行,化学最差。

    三十几天的时间,学一遍肯定是来不及的,只能死记硬背外加压题。

    因为两个人还要上班,又正是秋收时间,两人都是忙的时候,还经常需要下乡,魏延安把时间都给规划了一下。

    一天之计在于晨嘛,早起主攻背诵,中午比较困,就边复习数学边做题,晚上主攻化学和物理。

    如果下乡太累,回家就先睡觉,定到凌晨三点的闹钟,洗把脸就开始复习。

    难题先不用管,把要考的内容过一遍再说。

    不光给林爱青做好计划,魏延安自己复习之余,还给林爱青总结基本概念、原理,公式,包括比较典型的例题,他都单独抄出来,还去请人给押题。

    至于复习资料,全国都在抢,省城这边拜托林父,京市沪市那边拜托以前的朋友,同学,反正就是抓紧一切时间。

    随着资料陆续加急寄到,宿舍楼里准备参加高考的年轻人聚在了一起,每天晚上复习到夜里凌里两三点,四点多鸡一叫,洗把冷水脸就起床来背书,通宵的也都有。

    林爱青毕竟是孕妇,她需要充足的休息,为了不让自己时时犯困,林爱青开始的吃得杂,保证营养,但不全吃饱的日子,睡眠时间保证五个小时,其余时间一心扑在复习上。

    得知乡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