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3章 丑女如兰
之人粗鲁,留了好多人参须下来,有的跟小手指那般粗,轻轻拼放一起就一目了然了。

    许向阳将事情告知许父,许父当即出门调查,不到半天时间,不仅仅查到了卖药人,连她家在哪里都清楚了。毕竟许家世代行医,有自己的门路跟圈子,且他们这一行,药草来路都记录在案,想查就没有查不到的。

    “小大夫,那你大伯跟这位壮士是来要人参钱的?”宋氏好奇问道。

    “大娘,跟我大伯一道的是我爹。”许向阳挠了挠后脑勺道。宋氏跟张楚听此一愣,没想到许向阳的父亲竟生的这般壮实,瞧着不像大夫,倒像山上的猎户。

    “乖乖,你爹生的可真壮,小大夫,你定是随了你娘,长的秀气。”宋氏看了看许向阳,又看了看许父,咋舌说道。

    不觉间张老三新房门口已经围拢了好多人,刘氏见许家来意不善,忙红着脸将许家人请到家中好生招待,接着又关上大门不给邻里看热闹。

    村子里的人进不了屋,可也不舍离去,这么大个乐子错过了,往后聊天岂不是接不上话,故而全聚在张老三家不远处的银杏树下聊天。至于刘氏的三个妯娌,早趁她关门之前就溜进去旁听了。

    张楚对这样的热闹不是很感兴趣,而是逮着小大夫向他请教药草知识。她这些日子背诵药草大全,有空就去虎山边上寻找药材,虽认得一些草药,但并不会运用。

    “药材有四气五味,即寒,热,湿,凉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这对症下药,不仅仅要熟知百草药性,还得懂得配伍之法。例如君臣佐使,以伤寒症的麻黄汤为例,麻黄发汗解表为君药,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为臣药,杏仁助麻黄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君臣佐使相辅相成。一方之中,君药必不可缺,而臣、佐、使三药则可依症酌情配制。此外还得查七情六淫五志,熟知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万物相生相克,药材亦是如此。”小大夫见张家妹妹喜欢中药材,顿如遇见了知己,兴高采烈的将自己所知所懂全番告知张楚。张楚虽识得不少药材,可对她而言,小大夫所言还是深奥难懂。不过她虽不懂,却也不会知难而退,反而生出了许多兴趣,见小大夫好为人师,少不得拉着他一一请教。

    小大夫见张楚妹妹敏而好学,就将他少时背的《汤头歌》《十九畏歌诀》一一背给她听。

    张楚见小大夫摇头晃脑的背诵药歌,心中又是好笑又是无奈。许向阳或许能成良医,但绝不是个良师,《汤头歌》这么长,哪个人能一下子记住。这人也是心大,还想让她连《十九畏歌诀》也一道记住。

    “许哥哥,且快快停住,这饭哪是一口就能吃饱的。你还是先教我补益之剂的四君子汤跟升阳益胃汤吧。”张楚连忙出言道。

    许向阳不敢看张楚妹妹,顶着张大红脸慢慢的将四君子汤跟升阳益胃汤背了一遍给她听,而后又贴心的将这汤剂用通俗好懂的话解释一遍。果然理解之后再背要简单的多,但贪多不烂,张楚并未往后学习,而是将学到的药歌反复背诵,往深处去理解。

    “妹妹若是生在我家,定也能成为一个杏林好手。”许向阳很是遗憾自己没有张楚这样的妹妹,若不然,他一定从小就教她药理知识。

    张楚倒没想成为杏林好手,她只是想多学些医药知识,调理自身,寿终正寝罢了。

    张楚在学习的时候,抽空又摘了一些草药,都是些常见草药,但若炮制好了,也能贵上几分。许向阳是个不藏私的,不仅仅告知张楚炮制的具体步骤,还恨不得演示一遍给张楚看。张楚见许向阳这般热心,好奇问道,”许家哥哥,这些窍门都能外传的啊?“药歌暂且不说,这炮制之法比药草大全记载还要简单实用,肯定是许家多年实践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