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8章 洪道师
见它。这个尺度的空间如果没有受到特殊力量的影响,它是不会打开的,一般人也进不去。然而,神婆、神棍、道师、神仙、孙悟空之类的人物能够进去。在普朗克尺度空间之内,普通物理规律已经失效,主要受大自然其它神秘力量的支配。 在白石乡、菖蒲乡等地,化水是一件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一般丢魂撞邪之事,通过高人化水和指点就能摆脱邪物。有人曾经请教过洪道师,到底用什么原理来解释这化水的功效?洪道师笑而不答。他曾经努力钻研过化水这门技术。虽然很多从事神事活动的人都会化水,但洪道师化水的技术高出他们许多。有人看见洪道师经常将一桶水用绳索悬在屋梁上,然后使水桶快速旋转,然后在那里观察、思考,如同一位沉思的哲学家………… 通过观察这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或者说大千世界,洪道师在努力思考一个基本问题: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变化的、运动的世界。那么,运动相对于何者而言?如果此问题不解决,运动定律就是无本之木。为此,洪道师将一桶水用绳索悬在屋梁上,然后使水桶快速旋转,开始时桶转水不转,水面是平的;稍后,他观察到水面变凹,这是由于磨擦力使得桶中水随桶而转,旋转之水受到离心力作用从中心向桶壁运动,使水面变凹。洪道师自问:水相对于何者而转?基于常识的回答是:相对于地球而转。洪道师不满足于此,他设想:如果不是在地球上,而是在太空中做同样实验,这时桶中水相对于何者而转?思之再三,他得到的答案是:绝对空间。洪道师再继续深入思考:如果在另外一个世界(阴间)做此实验,这时桶中水相对于何者而转?他认为答案依然是绝对空间。绝对空间正是牛顿绝对时空观的基本观点,即牛顿的绝对空间空无一物,是一切运动之恒定框架,古希腊先哲称之为“以太”。 德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不同意牛顿空无一物的绝对空间说,他指出:空间只是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去掉物体,何来空间?就好比语句是字母之排列,去掉字母,何来语句?莱布尼兹的这一思想极其深刻,甚至触及三百年后物理学之最前沿,这是后话。 由于牛顿之盛名,他的力学体系之严谨及其在各个方面应用之成功,几百年来除莱布尼兹外,鲜有人对绝对空间进行质疑。直到十九世纪,奥地利著名科学家马赫对牛顿的旋转水桶反复思考,提出不同意见。马赫说:太空水桶中的水并非相对于绝对空间转,而是相对于宇宙中所有的星体转。他指出:如宇宙中除水桶外空无一物,桶中水根本转不起来。马赫与牛顿之争涉及空间及离心力之本质,触及物理学之根本。牛顿认为,在除旋转水桶外空无一物的虚拟太空中,离心力仍在;马赫认为,离心力不复存在。牛、马两派各执一词,又不可能做实验加以判定,只好悬置。 时光流转到二十世纪,出了一位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他在1905年发表的狭义相对论否定了以太的存在,牛顿的绝对空间随之破灭。但牛顿并未全输,原来狭义相对论虽然否定了绝对空间,却将时间与空间合起来定义了时空连续统,可以认为桶中水相对于绝对时空而转。 狭义相对论建立后,爱因斯坦开始探讨广义相对论,他从马赫之旋转水桶说得到启发,称之为马赫原理。1913年爱因斯坦正在对广义相对论作最后冲刺时,给马赫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说:广义相对论将证实马赫原理。1918年,爱因斯坦在一篇文章中将马赫原理列为广义相对论三大基本思想之一。但好景不长,原来广义相对论之涵义非常丰富而且深刻,连爱因斯坦本人一时也未能全部掌握。随着对广义相对论真意之深入理解,爱因斯坦与马赫之旋转水桶说渐行渐远,到晚年他甚至否认广义相对论与之有关。 在有众多星体的真实宇宙中,牛顿和马赫都认为桶中水是在旋转。两人之不同在于水相对于何者而转。牛顿认为是绝对空间,马赫则认为是宇宙中所有的星体。广义相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