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年就得十次暗杀!”孙承宗抻着脖子,很怕红油滴到他梳得一丝不苟的胡子上。

    “这是咱们大明的积弊!士子们不缴纳田赋,百姓也愿意把田土卖给士绅们,免得再缴税。这样一来,朝廷能够收税的土地越来越少。大明跟鞑子打仗,几乎拿不出军饷来。前线节节败退,江南那些士绅们却仗着福利奢靡享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你以为鞑子真要是饮马长江,这种景象不会出现?”李枭抽了一口酒。

    孙承宗年纪大了,吃不了几筷子。放下手里的碗,抽出大中华来点了一根。

    “李休去南海走了一遭,国境线扩充万里之遥。又有上万倭兵相助,南方已无战事。现在朝廷要关注的,也只有西北战事而已。

    只要拖过三两年时间,西北铁路建成。我们就可以讨伐蒙古人!

    卫青、霍去病等人远征塞外开始。咱们汉人的手,从未真正掌控过西域。老夫今年六十有五,如果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我汉家军伍重新占领西域,老朽便可瞑目矣!”孙承宗抽了一口烟,眼神悠远的看向西北方向。

    “西北战事,空有消耗没有产出。况且西域天山南北的土地,大多是戈壁沙漠,根本不适合耕种。如果咱们真的在西北用兵,空空消耗了国力,却得不到任何好处。长此以往,国库难以支撑。我们不能走汉武帝穷兵黩武的老路,最后耗尽国力,受苦了还是百姓。

    依照老夫的想法,就是让逐渐恢复实力的格日图顶上去。反正都是他们蒙古人之间的事情,让格日图和巴图尔珲拼个你死我活。他们是世仇,巴图尔珲又差点儿干掉格日图。只要给他些武器,格日图会非常愿意替咱们教训巴图尔珲。”张煌言很少这样发表反对意见,尤其是和孙承宗之间。

    “驱虎吞狼!把老虎养肥了,还不是咱们的心腹大患?我大明立国两百七十多年,北方蒙古人带来的边患数不胜数。我汉家苗裔被蒙古人杀戮不知凡几,这才有了永乐大帝迁都京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不管劳兵靡费,只要能打垮蒙古人,让我们的边境安宁,这银子花的就值。”孙承宗也是毫不相让。

    “张先生说的没错,毫无产出的草原的确是国家财政最沉重的负担。西北作战,首重钱粮。一旦打起来,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钱,可真是流水一样的花出去。没有收益填补,我大明这些年积攒下来一点儿国力,根本不够消耗的。”李枭参与进来,显然孙承宗很不高兴。抽着烟看了李枭一眼!

    “不过草原也并不是毫无产出!比如说这些年,辽东的纺织厂就购进了蒙古人大批的羊毛。这些羊毛经过加工,变成了精美的毛料和呢料。现在毛料和呢料不但风行大明,更是行销海外。

    不但倭国,朝鲜人喜欢。就连印度人,中东的阿拉伯人,甚至遥远的欧罗巴人也喜欢。锦州纺织厂门前,提货的马车密密麻麻。管事们一个个肥得流油,锦州港里面停满了等待呢料和毛料的商船。

    八月的时候艾虎生还跟我说,希望我进兵西域,让蒙古人弄更多的羊毛回来。所以啊,草原上并不是一无产出。仅仅羊毛一项,咱们的税收就很惊人。”李枭顿了顿喝了一口酒。

    “更何况,这西域可不单单是羊毛这么简单。西域光照好,很适合种棉花。棉花这东西,也是可以纺成棉布的。老百姓过日子,开门四件事衣、食、住、行。棉布可是其中之一!

    在咱们北方,冬天没有件棉袄,这冬天可咋过?”

    “不但有棉花,西域还有数不尽的矿藏。为什么蒙古人的兵刃比咱们的好?那是因为西域的铁矿,比咱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