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卷III-14 江南旧事(上)
    晚凝轻轻摇头:“有,玉门,太后虽然跟玉门无直接联系,但是新杰有,凝儿有。如果有人要干预玉门,而又怕太后插手,这种事可能只跟凝儿有关。”

    “除了跟新杰有关,玉门又怎么会牵连到你,还要动这么大手脚,先制住碧颜。”

    “以奶奶和新强的身手江湖经验,也许只能是熟人才能够困住她老人家。”

    “熟人?”

    “对,熟人,而且是跟奶奶交情很深,她很信任的人。跟玉门有关而且奶奶熟悉的,大多在江南。太后,凝儿冒昧能请求你回忆当年江南旧事吗?”

    陈碧画挑眉:“你以为是当年江南熟人?只是我和碧颜都是半截入土的人了,还会有谁惦记着这个时候来出手呢?”

    当今天朝的创始太祖,本是一江湖人,在早年游历江湖之初便结识了很多高人,其中就包括江南陈家的掌门公子和江南异人周石原,以及唐门的老祖。江南陈家虽然历代都有不少高手,但是其江湖地位不是因为武功,而是传自江南神医的高超医术。架可以打,功可以练,但是病不是人人会看,而人人都可能会生病。所以江南的陈家在江湖中是没有人敢招惹的。太祖年轻时机缘巧合认识了陈家掌门公子,二人意气相投,成为莫逆之交。在太祖起兵后,陈家公子带着陈家医馆中的大小学徒从军,这些学徒各个武功都有一套,关键的是可以帮助救治伤患。而陈大公子也成了太祖的贴身郎中和保镖。

    这周石原本是江南一个世家公子,书香门第,智计过人。在前朝也曾中举,但是有感于前朝官场的混乱,便弃功名,潜心研究风水地理易相八卦和医理。常常跟陈大公子切磋医理医术。太祖起兵之后,听从陈大公子建议,请周石原出山,为其军师。

    天下大定之后,陈大公子无意于朝政和高位,启得太祖同意回返江南开设医术舘,广招良才传道授惑,自己也潜心研究医术。太祖有感于陈大公子的善心和爱心,特封他为温照侯,划给采邑供其收徒研究医术,爵位世袭往替。传到第三代陈其昌手上,医馆和武功都得到进一步发展。陈其昌有一子二女,碧良,碧画和碧颜,均从小跟着在自家的医馆中学习。

    而周石原当年在朝为官数载之后,也向往当年在江南的生活,便辞官回到江南,与陈大公子为邻,共同研读经典史籍医术。彼此惺惺相惜数十年,两家皆为通家之好。但是周家一直人丁不旺,三代单传,传至周平,周平从出生其就有弱症,不到三十岁就一病呜呼,留下幼子周慕楠无人照顾,便托于陈家。陈其昌待其如亲子,让他跟着碧良他们同食同住,同进馆修文学医。陈家的医馆不仅因为可以学到高明的医术,而且陈其昌授徒有方,弟子都颇有成就,且因为陈家的地位和皇家世代对陈家的褒奖,使得江南的豪门富户都争相以有子弟入读陈家医馆为荣。这就使当年的陈家医术舘集聚了江南诸多名家公子。这其中的佼佼者,除了陈家子弟和周慕楠,还有白羽山庄的孪生兄弟齐贤和齐峰,玉门的两位公子玉振翔和玉振廷,镇江严家的严世浩,苏州莫家的莫宇放,杭州义贤庄的少庄主何应长。其中周慕楠无论医术,诗词歌赋,音律填词,风水地理,都是这群人中的佼佼者。而最为羁怪的便是义贤庄的少庄主何应长,他也算是智慧过人,但是为人或多或少有点孤僻高傲。何家的刀法独步天下,其统领的镖行,漕运遍及大江南北。这何少庄主便有些恃才傲物,经常挑衅于人,特别是学问高深,但是不会武功的周慕楠。

    当时同在医术舘的还有两位千金与碧颜和碧画做伴,两江织造督抚的千金常敬春和江南首富高家的长女高佩心。常太太因为跟陈夫人和高太太是手帕交,所以敬春佩心和碧颜碧画自小就相识。

    敬春在所有的姐妹中是最聪慧的,也是最温柔的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