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卷III-5 故人重逢(III)(下)
    故人重逢(iii)(下) 黄掌柜皱眉:“具体的小的不大清楚。不过小的知道各地的平安客栈都有荣养的任务。不说别的地方,就是小的这里一处聚贤楼加上平安客栈,每年有两成收益是补给城南驻马河庄子的。那个庄子里荣养了一百三十七个户籍在京城附近,全身瘫痪家里无人照顾的伤兵。庄子上住着一些单身的老兵和亡故兄弟的遗孤,他们虽然种了一些蔬菜粮食,但是还要照顾那些不能动的人,还有看病治伤,都是不小的支出,单是靠庄子那点营生,是远远不够的。唐家的亲兵卫队若是有遗孤,在孩子成人之前,每年由各地的平安客栈支二两银子给每个孩子。去年底京城平安客栈给孩子们发出去的银子总共三十一份。在京城,若是这些孩子愿意去驻马河庄子上住着,唐家也是安排孩子过去,管吃管住,还请先生来教大家读书认字。我爹当年就是跟唐文老将军平南是过身的,自从我娘改嫁之后,唐老将军就派人来把我和姐姐接到关西瓦窑堡的庄子里养大的。我姐姐经常和我感慨,当年若不是爹和唐将军熟悉,我们两可就真成了无人照料的孤儿。” “所以唐门的子弟虽然都是行伍出生,但是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兵乱。战火一起,刀剑无情。”新杰接着说:“与其我们去帮这些人,不如将祸端止于源。” 沂义深深叹了一口气,对新杰说:“我现在才深刻明白当初你跟我出使突厥时,为什么反复强调,不到万不得已不动兵。想来唐家的兄弟们从小身临其境,对战争的后果看得最透彻。” 新杰也很沉重:“是的,虽然唐门尚武,但是我们入师门第一课便是练武首要是如何不动武来解决问题。再大一些,师傅就会教尽全力保护百姓不受武力之伤。一旦刀兵之祸到来,首当其冲的就是战区的百姓和这些冲在第一线的士兵。尽管现在天下太平,但是即便如此您也看到了,就是我们这里就有这么多伤残,更不论那些我们不认识,无法救济的人。” 杜庭禧听见这话仿佛突然来了灵感:“这里这些伤残,都是唐家军的亲兵吧?怪不得唐家军说起来英勇呢?原来是让那些兵士愿意为唐家卖命无后顾之忧。其他将军家里没有这个条件,自然比不过唐家军。只是这样一来就变成让他们是感激唐家,而不是感激大周朝廷了。” 沂义心中一顿,作为王者,这是大忌。但是看到杜庭禧那嘴脸,瞬间又反映过来,这是故意挑拨。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反而是丁冀中看不下去了。丁冀中虽然不满权贵当道,但是也不是一味钻牛角尖的人,这个时候对杜庭禧的话深恶痛绝,后悔这次自己怎么和他站在一起了,所以不由自主地说道:“杜大人这话太偏激了。唐家这是在为朝廷解决问题。我们虽然不是圣人,但是总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周围的人。唐家的儿郎在战场浴血,自然跟这些亲兵卫士有不一般的感情,若是有难,给他们一些照顾是人之常情,杜大人为何要故意歪曲事实呢?!” “可是大周的伤残士兵何止这几百人,唐门为何只管这些人,不管其他的伤残兵士?为什么他们故意将这些人聚在这里照顾,而不是将银子捐给朝廷,让朝廷派人来照顾呢?这些伤兵虽然有残疾,但是若是动武,也比普通百姓彪悍,万一唐门心怀不轨,指使他们为非作歹,不是聚众谋反?” 丁冀中皱了眉,看来自己这次上书是杜庭禧给拉来利用了,照杜庭禧这个思维,无论怎么样都是想给唐家安一个罪名才罢休的,他是一个耿直之人,被如此利用,心中气愤,便直言:“丁某不知道杜大人为何要如此歪曲臆断。丁某先前不了解平安客栈,也以为有何不良动机,此刻看来,是丁某孤陋寡闻,我误会了。丁某佩服唐家自先祖以来对这些伤残士兵和遗孤的照顾。也是因为大周有唐门这样的慈善之家,大周才得以繁荣。至于杜大人的话,那不过是杜大人的臆想罢了。唐家照顾自己的亲兵侍卫是人之常情,就像我家里的下人若是有难,做主子的会帮忙一样,并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杜庭禧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