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卷III-2 返京之路 (II)(中)
    返京之路(ii)(中) 龚之赟非常喜欢江南的绿茶,特别是新年前的冬茶,老叶子的茶味其实比众人追捧的春茶更加浓郁。而这几年青木茶社推出的腊梅雪露就更得他欢心。经过腊梅熏过的冬茶,带着冬茶自身的厚重,更有腊梅寒凉的香气,在烦躁时喝上一杯,非常凝神静气。这个茶不仅可以用沸水冲泡,也可以冲泡之后放在冰里一起冻一冻,拿来醒酒醒神效果独特。且青木茶社的这些茶都是选的上等茶园经过霜冻雪压过后的茶树,天然地吸纳了冬雪的精华,初次翻炒过后再用腊梅纯露来熏蒸,之后再经过二次翻炒之后,放入陶坛中,再埋入腊梅林的雪地之中,待到腊月底,新年之初,雪融之前取出放入冰窖中收藏。由于这一款十分耗时,且需要甄选上等的茶叶和腊梅,还要环境好的梅林,所以每年出品不多,但是被不少喜欢浓茶和清凉的茶客追捧。在市面上的价格是上等传统江南春茶的数倍到数十倍,且有价无市,一货难求。 每年因为陈家的关系,他都能拿到一两罐。今天这一罐也是新杰孝敬陈家舅爷,他被顺带的。龚之赟用手指伸进茶壶挑出一小撮泡过的茶叶,拿到鼻子面前闻着,虽然已经冲过两泡了,香气还是很宜人。他微微地露出笑容,这上等的茶叶也许可以出得更多,但是聪明的唐三少爷却让京城,杭城,咸阳和洛阳的青木茶社每个店里每年出货不到一百罐,宫中采购三百罐,每罐一两装,总共不到三十斤。除了有名的那几位主子,皇上赏给重要的大臣,自己留几罐喝,其他人莫说喝,只怕连罐子都很难看到。弄不到罐装的,就只能去青木茶社点,十两银子一壶,足够小老百姓一家一个月的嚼用。尽管如此,还是常常断货,一般新年前后有,过了三四月就常常沽清,即便是京城的青木茶社,过了三月,也不是时常有货,想喝,明年请早。每年除了这出产只有百来斤的腊梅雪露,青木茶社还有类似的各种特色茶满足不同口味的需要。不说其他的,单是腊梅雪露,一年在市面上看得到的销售就是纹银十万两。 想起那些京城里所谓的世家长辈,提到唐三公子的口气,他不禁嗤笑。唐家二夫人在这方面还是很能干的,给自己这个看不顺眼的庶子在京城社交圈里抹得黑亮黑亮的。但凡三公子跟哪位花楼女子有了点交集,京城社交圈就闹得沸沸扬扬,后宅女人人人皆知,一来二往就坐实了三公子风流不羁,花心浪荡,只知吃喝玩乐,只懂冲狠斗勇,不务正业等等各种名声,亏那些愚蠢的人也信。就连龚之赟的母亲都深信不疑。 自己的四妹妹,自从在宫中见过唐三公子之后一直心中放不下,但是母亲听信了京中传言,坚决不让妹妹跟这种轻薄风流之人有染,为免夜长梦多,匆匆忙忙将四妹妹嫁给了工部周侍郎家长子,前科的一个进士。周侍郎一向圆滑,在朝中左右逢源,但是并不是有担待的人,这么多年在侍郎位置上也没挪窝。周家长公子,在长辈面前十分乖巧,极会装,母亲就吃那一套。作为同龄人,龚之赟早看出这位侍郎家长子资质平庸却眼空一切,眼高手低。本来看在妹妹面子上,想帮他一把,但是一个空谈书生,还自尊心极强,不听劝。这几年一直政绩平平,即便龚之赟和龚家想帮他,也难以迅速提升,如今还只是西蜀一个知县。四妹妹也只得随着周公子去西蜀外任,几年都见不上一面。 唐新杰前几年跟着太子出使外藩,交往亲密,无论是官场还是商场,大好前程都是指日可待的。此次秋狩,新杰虽然不在京中,但唐家诸位公子又建功不少,水涨船高,唐家后人在朝野的呼声日隆。眼见太子的位置稳固,太后器重,将来母亲是否会后悔。 对于自己的名声,这位唐家表兄也是很淡定,从来不否认嫡母给他造就的名声,前几年也确实招蜂引蝶。从不为自己正名,低调埋头赚钱,闯出自己的天下。这在勋贵世家和像龚家这种书香门第的大士族都是罕见的。唐二夫人如此不遗余力地抹黑庶子,无非是怕他在京中寻了一门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