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卷III-1 江南的早春 (V)(上)
    江南的早春(v)(上) “所以说还是大户人家公子好办事,人家可比咱们普通商家有办法。我娘一直想让我在这边置备一个宅子,都没有。就说南边那个春暖院,那以前是老黄家的,老黄家倒了,我想院子可以拿出来卖吧,结果价格翻了几倍,我都没买到,原来是被大河帮吃下了。”胖子有些郁闷地说:“这一片地原来是卓老王爷家的,从来都没上市交易过,就被唐公子拿下了。你说这里要是没有点关系和靠山,我都不信。” 钱庄老板摇摇头:“要说这事儿,人家唐公子还真没靠唐家势力强取。我听说是唐公子对卓家人有恩,卓家人因为这几年儿孙不争气,养不起了,主动找的唐公子接手。” 高老板也加入这个话题:“我也听说了,当时这片苑子卓家一直不肯出手,多少人问过,都不肯卖。后来正好遇到三公子,三公子对卓家小王爷又有救命之恩,老王爷便决定将杭城所有的产业都卖给唐公子,换一笔安家费,带着一应子弟三四百号人回淞亭老家,在那边修身养性,以求子弟能够读书有出息。” “要吃下卓家当年在杭城所有的产业,这可是一大笔银子,一般人还真拿不出。”胖子有些惊讶。 “是啊,”钱庄老板点点头:“虽然小王爷当初不懂事,败了不少,但是还剩几处大的,卓家在杭城的大宅子,这翠明山的庄园,城里湖边的别院,就这三处,当时市价是三十万两。一般的商家吃不下的。三公子不仅没有落进下石砍一份半分,一次性全部兑给了卓家,而且还在契约上给卓家留了翠明山的一小块地,就是现在别院苍松院那一块,有独立的泉眼,又在别院的边缘。然后又给老王爷出主意,单是拿着那三十万两回乡,家族庞大,过几年也会坐吃山空。不如让卓家拿那一个院子入股这青山别院,占青山别院的一成股,每年有这里一成的分红。前面整治这苑子的钱和其他的投入,三公子一分都没让卓家出,每年分红却是准时划给卓家。卓家对三公子十分的感激,老王爷留了话,卓家子弟今后无论文武,都听三公子调配。三公子不仅能干,而且仁义。” “你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胖子疑惑道。 “当初这交易是用的我们永盛钱庄做的中保,兑的银票。这每年的分红也是三公子委托咱们永盛汇兑银票派人送给在淞亭的卓家的。”钱庄老板得意地说。 “哦,”高老板很吃惊:“那现在一年这里分红能多少啊?” 这个问题在坐的都好奇,特别是赵维萌,他更想知道,江湖对这位年轻人传言太多,不知道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但是真金白银是做不了假的。就在众人竖起耳朵的时候,钱庄老板却说:“这个就不便告诉大家了,这是我们跟客人有承诺的,不可以告诉外人。做钱庄,讲的就是信用,还请各位包涵。” 大家都是商人,这信用的事都是理解的,都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胖子很机灵:“这当年三处作价三十万两,平均一处十万两,就算这里比城里的产业成本高,二十万两,这几年若还能给卓家分红,就说明成本赚回来了,一年十万两是肯定有的。” “三公子在杭城除了这青木别院,还有月华轩,青木茶社,这两处在城里可是生意非常火爆的地方,据说杭城的三大酒楼月华轩,汇贤楼,聚缘阁,每年都是上五十万两的流水,过十万两的毛利,听说城郊有几个酒作坊和酱菜院,月华轩都有股份。”高老板慢慢地边想边说:“每年单是杭城就是几十万两的生意毛利,听说月华轩和青木茶社在京城关西还有其他几个大城里都有,每年上百万两的生意啊。真正是后生可谓。” “听说城里还有两间首饰铺子珍玉坊和素装阁也是三少的。”胖子说完吞了一口口水,不知道自家的生意啥时候能够这么大啊。 “年轻人,能干啊。三少还没娶正妻吧?!”高老板突然想起来,“不知道这哪家闺女能够钓到这金龟婿呢?!” 钱庄老板一副艳羡的样子:“可惜啊,我们这种普通商家女三少看不上,要不然哪怕把女儿给他做小我都愿意,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