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卷II-17 洛阳之行(VI)(中)
    ++++++++++++++++++洛阳之行(vi)(中)分界线 咸阳洛阳和京城杭城里的月华轩选址和设计都非常别致,在闹市之中,门口车水马龙。但是这几个月华轩附近都有青木茶社。青木茶社的正门往往都在离闹市不远,但真正到了门口却清静得很的地方。和月华轩往往一壁之隔,中间有花径连接,熟悉的客人在月华轩用餐享受完毕之后可以来这边喝茶小憩,会客会友。这几处青木茶社的隔壁又是新杰一位好友的书局。洛阳城中和青木茶社紧邻的书局是洛阳才子景慕贤所有,以收藏的古籍残本,拓印古籍碑帖出名。再加上景慕贤本人对古物鉴别的高超技艺,使得这间名为木石的书局有着中州第一书局的雅称。 木石书局和青木茶社因为两家主人的兄弟之情,几乎是连在一起的,两边共用一片竹林,中间只有一堵女儿墙,中间通着常年不闭的月洞门。王石头在月洞门那里站了站,探头看看隔壁的茶社,早上茶社还没怎么上客院子里除了有几个打扫树下桌椅整理花木的伙计,看不到别人。 自从老主人前些日子吩咐他开始注意书局动向之后,他就借着进城买办,顺道来探望自己守寡的妹子。他妹子王春花,现在在书社管着外厨房。每天虽然不会对书局来往之人一清二楚,但是书局的伙计们都去厨房吃饭,跟他们混熟了,闲聊之中也知道不少事情。 王石头现在很佩服老主人,早两年就经常来木石书局买书送人。经常都是高价买些古籍,一来二去自然跟书局主人混熟了。便经常让庄子上的人送些应季的蔬菜瓜果来,后来听说原先管厨房的厨娘走了,就送了他守寡呆在娘家的妹子来主理。原先王石头想不通老主子那么大的家业,为什么要巴结一个城里买书的书生,妹子来了之后他才明白,敢情人家慕公子深藏不露,这书局除了印书拓印的印社,还有玉器坊,金匠坊,都藏在这书局后面的僻静巷子连着的几个院子里,占了大半条巷子。那边也有设厨房,不过都是从书局的买办这边统一采买了,送到书局再从书局把东西送过去。那些玉器和金匠作坊看着虽然不及书局三成大,但妹子听那些管事的说,出的货直接送往洛阳城和周围大市镇的金店和玉器行。伙计们虽然不知道那些金店和玉器行自己东家是否有股份,但是这几年来出货稳定。 各地的玉器行金行都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囤货需要的大笔资金就让普通人望而生畏。而玉器等的估价买卖,若是没有人撑腰,客人稍有不满就会有争议,而能买得起这些东西的人大多在城里非富即贵,都是有来头的,东家要不自家就很有实力,要不就是有大靠山,否则哪里压得住。而书局老板若是和这些人密切,就肯定有不一般的背景。 王春花正在外厨房清点刚刚庄子里送来的菜蔬,冷不防看到自己的哥哥在院子门口晃了一下。她急忙将入账的本子勾好了,然后吩咐其他厨娘照惯例将东西分做三分,除了自己厨房的,其他的给两处厨房套车送过去。 然后利落地收了账簿,朝着自己住的小院走去。这里的厨娘都是有家的,晚上下了工都各自回家。只有王春花因是寡居,景爷就让人给她拨了这厨房隔壁的小院子独自住着,晚间这一带没人也算帮着守夜。偶尔书局的伙计们晚上要个汤水之类的,也能有个知道的人。 王春花进屋就看到王石头坐在炕上,她不耐烦地将账簿扔在炕桌上。 “哟,咋这么大脾气?是不是这几天孙掌柜没上你屋里来,想男人受不了了?只要你办完了老主子的事,我让主子赏你到青山院挂牌去。” “呸!”王春花走去院门看看没人,关上门又走进来:“有你这么做哥哥的吗?当初你想往上爬,把亲妹子推给罗开,你倒是好,不用在庄子上刨地讨生活了,却撺掇着罗开去接什么要命的任务。结果任务没做了,人没了。我这好容易有份儿安静日子,你又非让我去找孙二。” “孙二有什么不好,人斯文,又是这书局的掌柜。虽然景爷才是东家,但是景爷不理杂事,这书局进出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