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十六章 我就是一个外人 (I)
    往京中送信之后,唐太太心中仍是终日不安,唯恐娘家有何牵连。焦虑中想要去找人诉说谈论,身边的下人都不合适,唐老太太那里她心中又有些惧怕,便想去莲儿那里探一探。三年来,她知道这个投奔来的小女人颇受重用,但是这是第一次走入她处理事务的地方。按理说,作为唐门的女主人,每日打理庄子中后宅的家务,她应该对这种场面不陌生,然而看见进进出出禀报事务的管事们,几尺高的百花堂和百草堂账目之时,她心中颇为失落。她一直觉着这些事是家中男子的,除了老太太,内宅妇人无法插手。她的几位妯娌这么多年来也从不染指。然而这个投奔来的孤女,却坐在这里,让她心里觉着极为不舒服,心中的火苗噌噌上窜。原本想来说说话的初衷,变为了质询,为什么他们在新天不在家的时候,拿下了谢掌柜。 莲儿也没想到唐太太会出现在她处理庶务的地方,而对唐太太的质疑,她只是平和地告诉她,谢掌柜的事还在处理,但是也许会牵涉到整个百草堂和唐家的安危,所以不能声张。莲儿原本说得尽量平和客观,可是在黎氏看来这是对她主母地位的极端挑战。愤怒之中,她将一碗茶泼在那个孤女头上,之后扬长而去。 离开的路上,她心中因为出手教训了那个小妖精而雀跃了一炷香的功夫,继而又生出后怕。难道东亭伯府真是牵涉到什么重大案子,那日出了洪家的帮着外人来偷盗兵符,谢家的也是她的陪房,唐家这些人才对她守口如瓶?心中恐慌之极,她便开始每日坐立不安地等着刘忠回来。 等待是难熬的,在这忐忑的日子中,接到了吴节度使夫人送秋宴的请柬。据说吴家老太君带着京中的孙儿孙女来了吴大人任上,打算在这里过年。吴家为了太君到来特地办了这送秋宴。来送请柬的人特意说吴老太君来关西特别想见见当初东亭伯府家的小姐,望唐太太念在旧情,一定要去。虽然吴府和老三的联姻未成,她当初和这种没有功勋爵位的吴家也没什么交往,且她素来厌恶关西这些俗不可耐的女人,但她还是决定出去走走,散散心,忘了唐岚临出门时告诫她最近不要出门。 到了吴家,吴家却说老太太染了风寒,不出来待客了,怕把病气过给大家。深秋过后关西的闺阁聚会便少了,一则天逐渐开始冷了,关西的婆娘大多怕冷喜欢在家趴着窝儿,二则快到年底了,掌家的主妇们有着各种杂务,既没多少时间出来应酬,也缺乏时间在家里待客。物以稀为贵,吴家的送秋宴倒是颇得人心,特别是在家闷着多时的小姑娘们,她们不像主妇们有那么多事忙碌,在家闷久了,有机会自然央着自己的母亲姑嫂携带着她们出门。且今年吴府的送秋宴特别说明是邀约了咸阳城中有才华的公子小姐比拼的诗会。要寻婆家找媳妇儿的母亲们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收到请柬的多半都是咸阳城中和朝廷关西道的官家和士绅名流家的贵眷。 唐太太无女,家中未嫁的侄女只有新月,而新月整日跟在那个白家的丫头后面,让她连着新月都不喜了。今天有点意外的是她没看到高凌墨,据说是去江南探望病中的祖母了。其他的官家女子她还真看不上,不想在这些她看不上的家中找媳妇儿,此来纯属散心,便毫无负担地在贵妇堆中闲坐着,听着各种闲话,偶尔有人搭话的时候回上一两句。听着这些妇人议论自己的事务,生平第一次她觉着自己嫁了一个好男人,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有点钱有点地位的,都不断地一房一房地往家里抬女人。虽然他心中一直只有那个玉家的女人,但是在外人看来,他身边只有黎氏一人。唐岚虽现在没有挂实职,但仍是朝廷的二品上林将军,她妻凭夫贵也有皇家二品的诰命,是在座的夫人里品级最高的。众人无论是出于礼貌还是巴结,都愿意在她面前说说好话,特别是恭维一下她驭夫有术。黎氏虽然没有里子,但是面子是挣足了的。听了这些话少不得神采飞扬,将这几日的阴霾驱除了不少。 她转头,看到了吴莎莎,这个企图跟老三联姻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