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二章 一丘之貉 篡改告示
家丁拼死抵抗,顽强不屈,英勇就义。

    直到南诏退兵,王克昭这才从府邸出来,接手了嶲州的城防。

    嶲州刺史徐琥待人接物温良谦让,处事议政合乎法度,顺应人心,深得地方豪绅信任和百姓爱戴。

    而今他为抵御外敌战死,城中官吏百姓莫不哀悼。

    王克昭也备受同僚白眼,百姓鄙夷,他有一种预感,自己的仕途即将走到了尽头。

    正在这惶惶不安之时,王克昭得到了鲜于仲通求见的消息。

    瞬间王克昭的心里凉了半截。

    鲜于仲通是章仇兼琼最信任的幕僚,他在这个时候亲自来嶲州,定没好事。

    王克昭忐忑不安的将鲜于仲通请到了府上,热情的招待着,多嘴的问了一句:“鲜于先生驾临寒舍,在下有失远迎。”

    鲜于仲通笑道:“某是替节度使吊念徐刺史而来,知道某得来意,王兵曹还欢迎嘛?”

    王克昭一脸尴尬,惭愧道:“自然欢迎,鲜于先生万不可听无知刁民瞎说。南诏我是朝属国,他们突然背信来袭,谁也无法预料。嶲州失陷,实非在下过错。至于徐刺史父子惨死,下官也深感痛心,却于下官无半点关系。下官并非不抵抗,而是来不及抵挡。下官将兵马召集之后,南诏兵已经退去了。”

    王克昭心底实在是为自己叫屈,他觉得南诏此来只为复仇,只要徐琥不反抗,便可无事,徐琥非要以卵击石,导致父子丧命,这是他们找死,咎由自取,于他又有何干系?

    嶲州官吏与百姓以此责问与他,简直就是不辨是非。

    他们没有如徐琥父子一样拼死反抗,凭什么来责问自己?

    鲜于仲通点头道:“原来如此,不过嶲州官吏、百姓众口一致,你想要脱罪,却不容易。”

    王克昭眼睛一亮,听出了话外之音,忙作揖道:“鲜于先生救我!只要鲜于先生愿意相助,助下官渡过此难。下官日后定以先生马首是瞻……”

    鲜于仲通也不应话,说道:“听说南诏撤兵之后,在城中留了一张告示?那告示可是在你手上?”

    王克昭道:“是在下官手中,下官率兵赶到之时,南诏兵已经退去,兵士在府衙前的告示牌上看到了告示。下官担心告示内容有损我朝颜面,就将告示揭了下来。下官这就去给鲜于先生取来……”

    王克昭匆匆忙忙的走去书房,来的时候手中多了一份告示。

    鲜于仲通接过告示细看,告示上的内容很是诚恳,即表明了皮逻阁不愿意与唐王朝为敌的心思,也将他出兵的缘由细细说明。

    鲜于仲通若有所指的说道:“这告示可有很多人看过?”

    王克昭不明所以,还是如实以告,说道:“没有,南诏虽未在城中屠戮,却也来势汹汹,城中百姓都躲在屋里不敢出来。是下官的护卫发现的,真正看过告示的不过二十余个。”

    鲜于仲通笑道:“二十余人,有一大半都识不全字吧。”

    王克昭更是茫然,说道:“鲜于先生明见,嶲州地广人稀,道路不畅,古来就是蛮夷之地。整个城都找不到几个能将字全部识全的先生儒士,何况是兵卒。不怕鲜于先生笑话,那告示里有一些字,我都不太认得。只是看懂了意思……”

    鲜于仲通更是满意,双手拉着告示,左右猛力一撕,将告示撕裂成了两半。

    “先生……”王克昭惶恐惊呼。

    鲜于仲通却不闻不问的的将告示撕成一份又一份,直至变成无数碎片。

    左右看了看,右边有意装饰用的大瓷器,将所有碎纸都丢在了瓷器里,然后取出一根火折子,点了一把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