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章 西方之事,委于一人


    裴旻发现自己想来想去,居然就选出这么一个枣,还是李亨的儿子。

    实在寒碜。

    裴旻原来一直觉得只要李隆基不变,盛唐会一直繁华下去,成为真正的帝国,不在是历史上的昙花一现。

    而今李嗣谦给废,裴旻却发现了后继无力的情况。

    李隆基将近三十个儿子,历史上居然没有一个表现出色的。

    别说是优秀的君王才,连中材都没有。

    “也许,有漏网之鱼也不一定!”

    裴旻带着几分苦笑的摇着头,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过于操心了。

    李隆基正当壮年,而自己也是年富力强,再奋斗个三四十年,绝无问题,

    那个时候,别说李家第三代,第四代都出来了。

    真不信找不出一个出色的继承人?

    裴旻也不再多想。

    不过关心时事的并非是裴旻一人,张九龄亦是其中之一。

    张九龄在京多年,也有诸多好友,得知了太子李嗣谦给废,特地找上了裴旻。

    “裴帅,你可知长安太子被废一事?”

    看着自己的这位心腹,裴旻也点了点头道:“自然知道,理由是无才不修德。”

    废太子当然需要理由,李隆基的理由正是李嗣谦监国时期的差劲表现,兼之他给训斥后,非但不虚心受教改过,反而满口抱怨,不认识自己的错误,也就是不修德的由来。

    张九龄道:“属下觉得此事有待商议,前太子固然不堪大任,真正的缘由……属下却以为是太子未能得到很好的培训,要是陛下能够多给太子一些机会,让他早些接触政务,未必会如此。就如昔年太宗皇帝一样,当年恒山王承乾十三岁监国,固然品性不佳,但其监国期间却也颇识大体,干得尤为出色。高宗李治更是如此,太宗皇帝临朝行政,皆令高宗在旁学习,让高宗观看自己决断各种政务,甚至让他参加议事,询问他的意见。原先高宗性子软弱,但经培养,一样成为少见的英主。”

    “陛下完全不给太子学习的机会,太子又如何有那个能力掌天下之舵?”

    张九龄忧心忡忡。

    裴旻想不到张九龄已经看破原因了,但是李隆基又如何跟李世民相比?

    李隆基很像李世民,他果断而神勇,善于任用人才,与李世民一般无二,可细究起来,两人是天差地别。

    李世民、李隆基都是在斗争中成长的,二人都是多疑,但是李世民是自信式多疑,而李隆基是毫无根据的多疑。

    李世民是能掌控一切,哪怕李承乾真的叛乱想上位,李世民还是千方百计保住他的性命。

    而李隆基面对自己给诬陷背叛的儿子,没有调查,没有审问,直接废为庶民,并且一下杀了三个儿子。

    对于自己的亲骨肉说杀就杀,可见李隆基在这方面的感情是何等的淡薄。

    裴旻沉声问道:“九龄以为如何?陛下睿智神武,你真当他不知道缘由?”

    张九龄闻言一脸震撼,眼中闪过一丝惊惧。

    裴旻看着自己的这位最得力的助手,肃然说道:“此事你知,我知,陛下怎么可能不知?这话你我知道就行了,祸从口出患从口入,陛下的家事我们做外臣的更难干涉。”

    张九龄犹疑半响,长叹一声道:“裴帅说的极是,属下明白了。”

    **********

    再次来到长安的查士丁尼,看着周边熟悉又陌生的一切,大有隔世的感觉。

    君士坦丁堡是他们拜占庭引以为傲的堡垒,一座集合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