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十五章 巧舌如莲
一五一十的说了,在之前他信也曾详细的介绍过西北的近况。

    只是书信终究不当面,很多细节方面信是无法一一道明的。

    现在裴旻正在眼前,正好询问详情。

    裴旻道:“现在凉州诸事皆了正轨,只要教这方面能够大兴,让生活在凉州的那些夷狄也懂得忠君爱国。如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等大将军那般,将自己视为大唐的一份子,全心全意的为陛下效力,那再好没有了。刚刚在酒席,臣还跟贺侍郎说了此事。贺侍郎说他兼任丽正修书院学士,此事可以帮一点忙。”

    李隆基重视教,对于裴旻在凉州大势推广大唐化的举动很是认同,此刻见裴旻刚回到京城,在酒席还不忘为国出力,念及自己无名之火,更是内疚了,说道:“此事何必拜托贺侍郎?朕现在任命你为昭馆学士、丽正修书院学士,可随意出入昭馆、丽正修书院,馆院里的藏书,任由静远挑选拓印。”

    他顿了一顿道:“你这书馆的思路很是妙,回头写一篇详细的奏章给朕。朕与朝会同百官商讨,若是可行。朕在长安、洛阳,还有江南东北,在天下十一道,各建一个书馆。以弘扬教,推广化。”

    裴旻有些喜出望外,忙道:“奏章自不用说。臣连夜写出来……但是昭馆学士、丽正修书院学士,臣实在是无功不受禄。”

    李隆基关怀的道:“静远一路远来,必然辛苦。此事不急着一时……至于无功?静远若是无功,这满朝武一个个还不解腰带吊?一篇足以能与《出师表》、《劝学》相的千古章,一本育人成长的启蒙术。常人得其一,以能传唱千古,静远一人创其二,这锦绣章,天下可有出静远右者?若非有规定,大学士以宰相兼之,朕都有心封你为大学士了……”

    他想着《三字经》的“传至今,克大定,四方靖,乃大同”,心底直乐呵,对于裴旻那是赞不绝口。

    裴旻都让夸的有些脸红,想着自己的官衔又加了昭馆学士、丽正修书院学士,也是暗自窃喜,这官衔不嫌多。

    他们又说道封禅一事。

    对于封禅之举,李隆基想了许多,最近满朝武也在谈论此事,有的说应该弄的盛大一些,有的说以节俭为,众说纷纭。

    李隆基一时半会拿不定主意,也想听听裴旻的意见,问道:“对于此次封禅,静远可有看法?”

    裴旻见李隆基问道了正事,想了一想,带着几分肃然的说道:“那看陛下是想威震当代,还是名垂千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