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十三章 开陇山,修乌鞘岭


    洮州能以畜牧业、手工业维持整个州的资源运转,六胡州为什么不能全力发展畜牧业?

    而且推广畜牧业,对于大唐的粮食产量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虽然耕种的百姓少了,但是畜牧业除了盛产羊奶马奶,能够让大唐的青壮年孩子更加健康壮硕之外,还能够培养出许多耕牛,弥补耕牛的不足。

    以牛耕代替劳力,非但能减轻百姓负担,还能让每一户的百姓多耕种好几亩田地,令粮食增产。

    这一切并非是意想,洮州现在的繁荣正好证明了此举可行。

    多元化的发展才是国之大利,死守农耕固然能够保证百姓衣食无忧,与长远却是不利。

    裴旻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洮州放弃农耕的治理方式,改用工业、畜牧业为上的行政方式,无形中促使大唐制度上的进步。

    “陇右节度使、按察使、领御史中丞、凉国公裴旻,英勇无畏,月平乱六胡州之乱,擒贼首于大漠,加封冠军大将军。另闻喜县夫人裴氏,教子有方,加封金城郡夫人……”

    “谢陛下隆恩!”裴旻搀扶着裴母起身,大笑着从传旨太监手中接过圣旨,热情的让人将传旨太监带下去好生招待。

    裴母双手抱着李隆基赏赐的国夫人的装束,宝贝似的笑的合不拢嘴。

    裴旻其实心底没有什么所谓,冠军大将军是武散官,得了只是在他超长的官职面前多加一个虚衔,多领许多俸禄而已。

    以他现在节度使、按察使、御史中丞、凉国公一年的薪俸,已经足够他吃喝半辈子了,再加上冠军大将军,意义并不是很大。

    只是这是李隆基的心意,裴旻就算不怎么在意看中,也要笑脸以对。

    何况官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越多越好,也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见裴母如此高兴,裴旻心底也跟着开心。

    “娘,好好拿着,别弄掉了。孩儿手中还有公务,先去了!”

    裴母听出了这话中的调笑之意,白眼道:“去去去,你懂什么,郡夫人可比县夫人威风的多,要是哪一天,你能让为娘当上国夫人,那娘即便去了,也心满意足了。”

    裴旻边走边道:“那娘亲可有的等了,再过个一百年吧,总能盼到的。”

    裴母看着裴旻已经消失的身影,开怀一笑:“这孩子!”

    来到议事厅,裴旻意外见到了袁履谦的身影,大笑道:“履谦兄,辛苦了!快,跟我汇报一下,情况如何?”

    他没有招呼袁履谦在右侧坐下,而是拖着席子移到了案几的正前方,两人好方便对着话。

    这君臣之间,尚且对坐而奏。

    裴旻除了在正紧的公事面前会维持自己的威严,其他时候特别随和随意。

    袁履谦也知自己这位知己的脾性,相对坐了下来,汇报情况。

    裴旻在王之涣、王昌龄未来之前,麾下人手稀缺,如张九龄、袁履谦这样的大才,往往一人身兼数职,方能维持节度使府的运作。

    袁履谦的身份是节度使支使,负责陇右军诸部的监测巡察,正好因为陇右大旱,许多百姓无以为继。

    裴旻根据张九龄的提议,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通过劳作来解决陇右百姓的温饱。

    有的修路,有的开渠,还有的修葺城池……总之裴旻的原定计划就是打算借此机会将陇右来个大修。

    在寻常时候,百姓有农事要忙,不愿意掺合进来,需要朝廷特别下令,募集劳役,方能干这些事情。

    如今有这个机会,不需要特别下旨,不好好利用起来,实在可惜。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