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七章 薛讷挂帅 说话艺术
局,让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总揽军事,他实在放心不下。

    郭元振笑道:“陛下大可放心,裴中丞于军事一道,很有天分,论及战略远见,老臣尚有些自愧不如。”

    薛讷也道:“中丞与我学习兵事,接受能力极强,闻一知二。举贤不避亲,臣觉得他足以当此重任。”

    李隆基正待说话。

    姚崇突道:“中丞终究年少,臣担心他经验不足,如昔年赵括事故……”

    他此话一出口,李隆基神色也略显犹豫。

    郭元振毫不留情面的道:“姚相多虑了,若说兰州将官有善战将士,倒也无妨。皆无上阵经验,彼此有何区别?至少中丞的干略,我等知晓,而兰州将官一无所知。”

    他这话说得大有针锋相对之意,姚崇是开元名相不假,然他自身的权力*极强。执掌宰相权柄之后,意欲将庙堂之事,一言而决,对于先天政变的从龙功臣极为排斥,魏知古、张说两位宰相已经先后因他而给挤出庙堂。对于姚崇,郭元振戒心十足。

    姚崇微微一笑,不再多言。

    便在这时,洮州的军情,终于传来。

    吐蕃十万大军入寇,他们兵分三路,一路攻占洮州,一路奔驰往兰州,一路杀向渭源。三支军队同时进兵,行军速度极快。

    “岂有此理!”李隆基即便不通军事,也能看出所以然来。这贸然分兵,本是用兵大忌。但吐蕃就这么分兵了,可见吐蕃大军压根就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将陇右一地,视为了自己的后花园。

    薛讷、郭元振却互看一眼,眼中皆看出了彼此的庆幸,亏得有裴旻的当机立断,不然以吐蕃骑兵的进兵速度,渭源军马场必受劫掠无疑。

    李隆基也想到了这点,毫不犹豫的道:“着令御史中丞裴旻兼任陇右防御副使,知兰州刺史,暂领兰州军政,抵御吐蕃大军。”

    “谢陛下!”薛讷扬声道:“末将比不负陛下期望,不破吐蕃,誓不回朝。”

    **********

    裴旻一行百余骑,从早上一直奔行至凌晨,方才抵达兰州治邑金城。

    对于兰州,裴旻是早有耳闻,从小时候的兰州拉面到后来的兰州烧饼,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他们那个时代就没有不知道兰州的人。

    不过现实中,裴旻还是第一次来到兰州。

    在朦胧的月色下,金城就如一个巨大的野兽屹立在山脉之间,金城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群山环抱,固若金汤,因此取“金城汤池”的典故,命名为金城。

    见金城上下寂静,城头依稀闪过守兵巡逻的声音,全无征战之象,裴旻知吐蕃大军未到,心下喜慰。来到城下,报上名姓,要求入城。

    巡逻守兵做不得主,负责城防的将官也不敢冒险,一时间磨磨唧唧,竟不给他开门。

    等了半个时辰,将官分别找了兵曹参军、户曹参军、司功曹参军、府胄曹参军最后还找到了长史、司马那里,上上下下管事的找了一个遍,他们一通合计,方才开打城门将裴旻迎入城中。

    “长史鲁钰、司马谢静、兵曹参军杨云、户曹参军范晨、司功曹参军袁旭、府胄曹参军齐瑞见过裴中丞……”兰州金城里的管事官员几乎都齐备了。

    一般而言,州府最高的长官是刺史,但在唐朝大多刺史是亲王遥领的,他们并不在任上。州府真正地位最高的是长史、司马,他们也给称为“上佐”,唐律规定:凡刺史缺员或为亲王兼领时,上佐可代行州事。然而上佐并无具体职任,不亲实务。州府真正的实权掌握在诸曹参军手上,他们分掌州府的军政、财政、刑法、农田以及户粮诸事务。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