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十三章 封赏厚重
今太平清除大半,空缺无数,朝纲必然不稳。

    而李隆基最能信任的就是从龙之臣,这些人都立有大功,都等着封赏,对他自然万分忠心。以从龙功臣搭建班底,也是历朝历代贤明君王必做的事情。

    宴席的位子也甚有讲究,依照从龙的功绩排列。

    四王毫无疑问位列首功,此次功臣,四王的作用显而易见的。身为王子,持拿圣旨擒拿贼首,有着莫大的威慑力以及公信力,哪怕就算明知圣旨可能不实,也不敢对皇帝的儿子怎么样。要不以抗旨罪被杀,要不接旨,没有第三选择。

    次之是郭元振,郭元振这次政变所展现的智谋以及步步为营的算计,谋功最高,当之无愧。接下来便是裴旻与魏知古、王琚、崔日用、张说等人。张说远在洛阳,自然来不及参加今日宴会。又因魏知古、王琚、崔日用几人跟随李隆基许久资格甚老,是故裴旻位于三人之下。在裴旻之后,才是王毛仲、葛福顺、李仙凫、薛君故、马旭等首先响应号召的将军,由上至下,近乎五十余人。

    这群从龙之臣以裴旻最为年少,地位也是最低,但获得的功绩却最令人眼热,也无人胆敢不服。能够坐在这庆功宴上的哪个不是人精,焉能不知今日之后,这个最小的少年郎将如越过龙门的鲤鱼,已经开始化龙腾飞了。

    李隆基口才俱佳,作为宴会的主持者,五十余人他逐一道出姓名历数功绩,并且逐一敬酒,将所有人赞的眉飞色舞,都觉受到了重视,前途无量,对于美好的人生,充满了向往。

    一场宴席,李隆基可谓尽得人心。

    裴旻返回了府邸,看着太平公主赠送给他的府邸,想起了死在他怀中的女中枭雄,忍不住叹了口气,心中着淡淡的惆怅。

    步入府邸,管家宁泽最先前来道贺。今日太平一党被诛,早已沸沸扬扬。裴旻的功绩目前虽不为世人知晓,却也有所传言透露。

    宁泽与兄长宁恩才略相当,都有资格继承薛家管事,宁泽不愿跟兄长争,遂退了一步,应了薛讷的邀请来裴府充当管事。他见裴旻谈吐非凡,干略出众,将来必有大气,也尽心竭力为他打理府邸,以便日后裴旻飞黄腾达,自己与有荣焉。却不想不过短短的月余,裴旻已经出人头地,自是万分高兴。

    薛讷一直在等裴旻归来,一老一少在厅堂说着今日事变。

    听极李旦的悲鸣,薛讷也是唏嘘不止,感慨万分,听太平公主竟然死在裴旻怀中,也不免道:“太平公主若是身为男子,以她的智谋必有一番大作为,可惜啊!女儿身给她太多不利,以至于沉迷权势,如飞蛾扑火。你也莫要有什么压力,皇室的权力争斗,向来都是如此残酷,不可避免。以我对当今陛下的了解,今日事变对于大唐天下来说是莫大的一件好事。”

    裴旻想起历史上开元盛世的辉煌,心中的惆怅也消散了许多。

    随着太平一党的诛服,意味着新的时代来临。

    李隆基继任皇帝一年余,一直都在武德殿问政。

    这一日终于入主太极宫,年轻的李家三郎自是英姿焕发,雄心万丈,只觉得天下以在掌中,大唐必将乘势而起。

    李隆基昨天诛杀了五位宰相,相位空缺,上朝的第一件事就是定宰相,维持大唐的机构运转:郭元振、姚崇、张说、刘幽求等人给提拔为宰相。第二件事也是今日朝会的重头戏:对从龙功臣的封赏。面对朝廷多出来的无数空缺,李隆基昨夜是一夜未眠,为了正是将所有愿意追随他的功臣安排到合适的位子,一方面是帮助他稳固朝纲,另一方面也是奖励他们对自己的帮助。

    首功的四王自不用说:不过四王身份特殊,本就是亲王,赏无可赏,将他们的实封食邑提升至了五千。郭元振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