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十章 以潲水糟糠款待使者
洮州百姓欢欣鼓舞之余,时不时的前往猪圈瞻仰。好心的百姓,送上了潲水糟糠盛情的款待这吐蕃使者。

    消息很快也传到了吐蕃境内,传到了青藏高原!

    老妇人赤玛伦得知裴旻所作的一切,傻了半响,气得直接瘫在了地上。她本就因为身体不适,不得不选择休养,不理政务。只要她不死,哪怕只是吊着一口气,就没人敢欺负他的年幼孙儿。

    只是裴旻的出现,河西九曲受到威胁,吐蕃内部也矛盾重重,诸事加起来,朝堂不稳。她不得不重新站出来主持大局,让裴旻这一气,竟有撑不住的感觉。

    好半响,这位上了年纪的吐蕃武曌,方才缓过气来。

    想着自己之前的狠话,赤玛伦愣是下不了决心。

    这学习华夏的文化,使得吐蕃的经济文化实力有着极大的提升。但就如一句俗话,步子迈得大了,容易扯着蛋。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经过花花世界的诱惑,正统的吐蕃贵族已经开始享受生活,失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他们已经不屑在外地放牧,而是依靠牧奴奴隶。

    近十年吐蕃处于稳定展阶段,一直没有大规模外战,牧奴本就不多。真若打断他们的手脚臂膀,自己人都得跟她闹起来。

    “派人直接去跟李唐的皇帝接触,裴旻那小子不以常理出招,找他只会受辱。李唐朝中的诸多大臣没裴旻那么无赖,可以关说!”赤玛伦有气无力的下着命令。

    **********

    长安皇城!

    李隆基这天收到了裴旻上供的三千头牛,感慨的对高力士道:“静远真直臣,只取自己所需。朕以赏赐给他,他为了大唐毫无保留的贡献出来,正好解决了朕的燃眉之急,哈哈……”

    在没有先进科技支撑下,耕牛是古代的第一劳力,为耕稼之本。也因如此才有杀牛重罪一说。

    李隆基重视农业,在位期间就不断开垦田地。史书上曾记载:“开元、天宝之际,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在他的大力展下,人均占地近乎十亩。当然现在远没有那么夸张,但也是不停的开垦着荒地,以满足国库所需。

    三千头牛的耕种能力不亚于十万百姓,得裴旻所献的着三千牛,足以满足数州农田所需。

    高力士笑道:“自古贤能配明君,有陛下这等明君,才能有裴刺史这样的贤臣。”

    李隆基虽知高力士是在拍马屁,心底依旧万分舒畅。

    “对了,力士,朕安排的事情,可办得妥当了?”李隆基没说什么事情,但他知道高力士一定明白他说什么事。

    果然!

    高力士想也没想的便道:“小奴亲自督促,将太常寺中才艺出众的倡优挑选出来,专门设立了左右教坊,以教俗乐,以右教坊擅舞,左教坊擅歌。”

    经过三年的展,很多东西已经上了正轨。李隆基也不再如之前一样,天天有忙不完的公事,能够抽出时间充实一下业余生活。他酷爱音乐舞蹈,心血来潮,便打算亲自弄一支歌舞乐队,以作平时消遣。

    “只是左右教坊暂时没有一个好的位子,现在暂居的地方太小。”高力士一脸自责的说着,满脸都是没有将事情办好的沮丧。

    李隆基略作沉吟道:“朕记得汉武帝昔年所造的宜苑那里空着,里面有梨树百株,就城东南隅曲江池附近。当年朕还是为太子的时候,在那里赏过梨花。便将左右教坊安排到那,力士以为如何?”

    高力士眼睛一亮道:“妙哉!这天下事就没有能难得住陛下的。”

    李隆基道:“那就这么定了,宜苑,不太好听,就叫梨园吧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