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八十五章 朝鲜北伐
鉴,让他明白一件事情,反清其实有民间情绪的。

    说起来,万历年间,援朝之役才过了多少年。这种恩情朝鲜王或许不当一回事,但是朝鲜民间却是当回事的。朝鲜从来是明朝最忠实的藩属。而且引进中华文化,朝鲜觉得是中华一脉,而清廷不过是鞑虏而已。

    终清一世。朝鲜都没有用清廷年号,私人笔记之中,将崇祯年号用了二百多年。

    就可见一斑。

    这种反清的情绪顽强之极,如果他置之不理的话,说不得死在宫殿之中,就是他了。

    所以,在安抚民间情绪之前,与清廷要保持距离。

    另一方面,清廷做得也太过分。

    说实话,他与她那一对双胞胎妹妹,并没有什么太深的感情,毕竟他是清廷长大的。

    但是,他爹尸骨未寒,他这个当兄长的就要将先王最宠爱的两个妹妹送到蛮夷之手,满朝文武将这么看他。

    他还有什么脸面做这个朝鲜王。

    如果仅仅是他两个妹妹的事情,倒也好办。而多尔衮想要的是一批朝鲜贵女,就好像是当初朝鲜人送美人给忽必烈,给朱棣一样。

    既然说是贵女了,就要从满朝文武之中挑选了。谁家愿意自己的女儿被送到东虏手中。

    再加上,清廷不仅仅不减免供赋,还要加倍,更让朝鲜不堪忍受了。

    朝鲜从来不是一个富裕的地方,而朝鲜王室从来不是一个富裕的政权。

    甚至朝鲜王室之前,也是靠下面的贡献过

    活,而不是赋税。

    哪里有那么多钱给东虏,如果再横征暴敛下去,恐怕不等东虏打过来,下面的人就要造反了。

    一时间朝鲜王陷入左右为难的局面之中,心中自然想将多尔衮杀上一千遍。但是却知道这决计不可能的,他深吸一口气,对身边的大臣说道:“赵老大人,而今该当如何?”

    这位赵大人苦笑一声,说道:“陛下,胡皇如此相逼,恐怕难免一战了。哪怕是打败之后,再输诚也好过,予取予求。”

    朝鲜王脸色变幻千万变。

    他当然知道,朝鲜与东虏之间国力差距,不说别的,前两次攻朝鲜,东虏从来是用得偏师,从来没有动用过主力,但即便是这样,依旧将朝鲜打的落花流水。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

    朝鲜民间反对东虏的情绪如此浓厚,他如果不做任何表示,就向清廷投诚的话,那么下面的反对清廷的力量,就会指向他这个刚刚登基的朝鲜王。

    他长年在东虏,回国还没有几年,虽然拉拢了一批嫡系,但根基依旧很是浅薄。

    这样的局面不知道压不压的下来的。

    但是一旦与东虏交兵的,到时候如何收场,却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

    “如此岂不是苦了赵大人了?”朝鲜王说道。

    赵老大人说道:“臣为三朝元老,国家有难,自当担之,只是陛下也不要妄自菲薄。或许两国之间,还有周旋的余地。”

    这位赵老大人非常明白,将来朝鲜战败之后,定然会有一个替罪羊。

    朝鲜大王不适合,最少而今的朝鲜王不想当这个替罪羊,所以一旦战事开启。如果胜了还好,一旦败了,他赵氏一家上下的性命,就要付之东流了。

    所以开战只是最后手段。

    朝鲜王立即说道:“赵大人请讲。”

    赵老大人说道:“陛下,可曾想过引援。”

    朝鲜王说道:“何处有援兵,难不成引倭寇为援?”

    “不,是南夏。”赵老大人说道。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