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十四章 废两改元
至于钱息有多少,张轩还没有定下来,毕竟这里面还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比如与什么金属合铸,又是用什么比例金属性能最好。

    这都要考虑。

    但是张轩心中却有底线,一成。最少一成钱息。

    听起来一成钱息不多,但是一百万两,就多出十万两。不,十万元。

    整个世面上流动的银子到底有多少两?张轩并不是太清楚的,甚至也无法测算。

    但是张轩相信,决计在亿两之上,甚至是几亿两。

    如果将这些银子全部换成银元的话,少说有数千万两的进项,甚至更多。

    说不定,这笔钱在北伐之中也能起大作用。

    不过,想要将这些银子全部铸成银元,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终究不可能一口气将银元全部铸成。想来一年能有数百万两钱息进项,就算不错了。

    对这个时候来说,有数百两进项,就是张轩的救命钱。

    姚启圣也是极其聪明的人,有些话不需要张轩说明白,只需一听,就对张轩的目的了解了几分。

    立即说道:“陛下英明。”

    这一句话,有几分奉承之意。但也有几分真情实意。作为户部尚书,要为大夏财政负责。

    他也想过种种办法开源,但是想来并没有张轩的办法这么好。虽然也是敛财,但是如果真正做成这样的事情,让大夏,大额用银币,小额用铜钱。对朝廷,对百姓都是有好处的。

    最少火耗这一项杂税,就没

    有了。

    “只是,不知道陛下当想如何铸币。不如在京师制铸币厂,令一人提举如何?”

    张轩微微一笑,说道:“姚卿想的明白。如此大事放在京师之外,我还不放心。”

    这铸币厂流动的都是银钱,张轩可不敢让他放在外边。

    姚启圣说道:“不知道陛下想让谁提举铸币厂?”

    张轩思忖片刻,说道:“冼子靖如何?”

    在张轩思量之中,负责这铸币厂的人。首先必须可靠,非亲信不可。二来,也要精通铸造。三来,不会贪污。

    张轩想来想去,冼子靖最为合适了。

    首先,冼子靖虽然在广东才跟随张轩,而今也算是旧臣了,办事也相当得力,广东制造局为张轩打赢清廷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今可以说是,广东铁天下坚了。

    不知道为前线供应了不知道多少兵器铁料。说起来也是有功之臣,只有在研究炼钢之法上,并没有什么进展。到时候他在研究炼钢之法的时候,革新了不少办法,都用在炼铁之上,提高了不少效率。也提高了铁的品质。

    但是依旧无法直接炼出钢来。

    张轩用他,一来是旧臣,二来是懂技术,虽然铸造银币,与铸铁有多差别。但想来也不是差别太大。南京,江南,铸造金银的高手不知道有多少。但是这种大规模的工程,却很少能比得上冼子靖。

    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冼子靖家资富豪,家产即便没有百万两,但也有十几万两之多。

    他坐官更多是为了改换门庭,毕竟即便再有钱,没有官位,在这个时候环境之下,也不过是任人宰割。

    所以,冼子靖决计不会为了钱而犯错的。

    他提拔冼子靖,一来是赏功。二来也是张轩想重建南京制造局。

    虽然广东制造局做的极好,但是这种国之重器,放在广东,却让张轩有些担心。

    立国南方,首都决计不可能放在广东的。只能在南京,确定张轩的统治核心将长江一带。

    所以将武器制造完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