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十三章 盐商
来,就好造就一大批暴富的盐商。自从管仲提出官山海之后,盐几乎是一直是朝廷控制的,盐税其实不仅仅是对盐征税,还是一种间接对人征税的办法。

    因为很多时候,朝廷不可能调查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即便现代的人口普查,到底有多少水分。都不好说,更不要说那个时代了,但是人可以不在官府登记造册,当黑户,但是他们不能不吃盐。

    所以不管张轩对这些承包盐场的大盐商,怎么压榨,他们只要沾一个盐字,将来就可以富可敌国。

    而且为了销盐顺利,并打击私盐。这些盐商都是挂着官衔的。当然了,这个官大多是虚的,只要在打击私盐这事情上,有权力。但是人有了富可敌国的财富,这本身就是一种权力,而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权力场之中,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张轩心中也是有些预料的。

    更不要说,这些人商人是私人承包,也就是说他们是世业。

    张轩目光的余光看向姚启圣,心中还有其他想法,比如说这一件事情,姚启圣是不是会拿去做人情,比如将朝中一些权贵引入承包盐场上面。对于某些人,张轩是允许他们富贵荣华一辈子,但是富贵荣华一辈子,与富可敌国是两个概念。但很多人并不这样觉得。

    这又是一个

    麻烦事情。

    “陛下。”姚启圣说道:“这仅仅是权宜之计而已。将来国家收复两淮,此策就可以废弃了。”

    张轩长叹一声,说道:“说得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了。”

    真以为皇帝就可以一言九鼎,言出必行了?放开口子容易,将来将收起来,却不容易了。但是事已如此,张轩也不敢求什么十全十美的政策,先过了眼前的难关吧。

    “你且将准备好方案,几日后,内阁会议上再看看。”

    姚启圣听了,就知道张轩同意了。

    张轩虽然不是开国君主,但是在权威之上,与开国君主,并没有什么差别。从某种程度上,在国家大事上,张轩有一言可决的权威,但是张轩有自知之明。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天纵之才,不过是一个卷入这个时代的可怜人而已。

    张轩见识广博一些,但是在很多时候,正确的未必是合适的。

    所以他的任何行政方案,都要与一位尚书商议,然后在内阁会议上提出来。让所有人讨论。

    甚至为了方便人说话,他甚至很多想法都是告诉其他人,让他们代为提出来。

    虽然六部尚书,未必不知道。但是缓过这一层,他们也就装着不知道。

    毕竟反对同僚,与反对陛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一般来说,他们也能看出来,那些方案是本人提出来的,那些方案是张轩借人之口说出来的。

    一般来说,一个方案说服了张轩,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姚启圣有办法说服别人。

    张轩说道:“姚卿,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张轩一摆手,让小太监送上来一个托盘。

    托盘上面有着大大小小的金银币。

    这些金银币,都是西人的货币,不过金银乃是硬通货,故而百姓也爱用。

    姚启圣所在的会稽与宁波,也是海外贸易也是相当发达的,也是大明对外贸易的窗口葡萄牙人初来的时候,就在宁波外面的双屿岛与当地商人贸易,后来被大明朝廷围剿了。但是这种氛围还在,而且张轩在澳门开港之后,更是有大量的这种钱币流入,姚启圣岂能不知道啊?

    姚启圣说道:“可是夷人的钱币。”姚启圣伸手在托盘之上捏过一枚,摊在手上,说道:“这是双柱。”

    这种银币大多都是西班牙银币,从万历年间流入中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