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十八章 乡试风波二
一阵子才说道:“走吧。”

    傅上瑞却不在乎做这个恶人,但是他在乎的仅仅是结果成效。今日他痛下辣手,杀了邝露,就能将人听命吗?他并不觉得能够成功。而且他一夜能揣摩出张轩的一点心思。

    张轩决计没有向广东士子下辣手的意思。

    他恐怕他即便是做了这个恶人,也未必能在张轩得了好处。

    也正是因为这样,傅上瑞才一定要将何吾驺带上来。

    傅上瑞想要劝说广东士子的心思,也就淡了。

    不过,傅上瑞也没有善罢甘休。

    他回去之后,与身边的商议过后,决定采取半强制的手段。

    但凡有能参加聚会的士子,都是有些身家的。而在广州城之中,傅上瑞还是有些手段对付他们的,故而巡抚衙门的差役一一个登门拜访,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乡试之时,谁家的士子没有去。今后就让他们在广州城之中,寸步难行。

    似乎这样的决策,起了作用。

    从这一日开始,到乡试那一天,广州城之中都风平浪静的。好像一切都安稳下来了。

    如此一来傅上瑞这才松了一口气,并向张轩请命乡试之题。

    张轩见此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他是暗藏了一伏手。只是这伏手太不正大光明一点,如果有可能的话,张轩宁肯不用,见傅上瑞能做好,也松了一口气,所谓隔行如隔山。

    张轩自诩不是文盲,但是四书五经上,他也没有下大多功夫。纵然他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即便是戎马之间,也不忘读书,但是真正读的都是有关于征战的书籍,兵书,战策,乃至于文人书稿,甚至有一些地方志,史书等等,对四书五经根本不熟。而且他一直揣摩军事上的问题,面对这些这种士子聚众闹事,也觉得很头疼。

    轻不得也重不得。

    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不管怎么了,大夏想要根基稳固。这些士子还真不能完全得罪,毕竟真正有能力的人,都是人才,而并非奴才。刀子砍下去容易,但是收上来就不容易了。

    此刻让他命题,他也觉得有些棘手,想了半天说道:“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是《礼记-大同篇》的一句话。不过,张轩能记下来这一句话,却不是因为礼记,而是孙先生。也是读礼记的时候,才知道孙先生的这一句话,居然出自这里。

    此刻觉得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他出题的目的,就是想让这些士子知道,天下不是一家之天下,而是天下之天下。朱家既然不能守住天下,而今的天下就落到罗家的手中,也是天道循环。

    张轩并不觉得他这一点意思,很难揣摩。所以他决定,凡是八股文向这个方向立意的,统统加分,再按水平分高下。如果不按着这个理解来写的话,即便是写的天花乱坠,也是零分。

    张轩这里正在暗自得意的时候,却不知道事情的发展,并不像他想象那样。

    科举考试延绵数百年,早就有了一定之规。张轩现在还没有精力改良科举之上,他所做的不过是承袭而已。所以考试的地点,就在贡院之中。

    张轩也巡视过贡院。觉得贡院里面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将人困在弹丸之地,一下子就是数天,简直太不仁道了。只是张轩也知道,科举是文人士大夫的命-根子,决计不是想动就能动的。

    他也就一言不发,全部按明朝的规矩来。

    所以在三月初一这一天,广东乡试正式开始了。不管是在逼迫之下,还是有人心甘情愿的过来,总之,人群是熙熙攘攘的。一个个经过临颍营士卒的层层搜身,才能进入贡院之中。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