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九十四章 北伐计划
要上早朝,比朱元璋事情,早朝时间不够,还要加午朝不同,长沙六部衙门都是新建的,很多衙门比如翰林院,现在只有一个牌子,根本不能正常的履行公务。

    真正大权都在两位大学士手中。

    凡是先与马士英与何腾蛟沟通好,比上早朝快的多。

    不过,早朝也算是勤政的一项,那怕是一个样子货,也要持续的坚持下去。

    随即几声静鞭响,随即几十名侍卫列开,隆武在简单的宫殿前面上朝了,只有一些重要官员能在房间之中,很多官员都排到院子里的。其实在北京也是如此。

    真正的大朝,叫做御门听政,很多官员都是宫殿外面列队的。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一声太监悠长的嗓音传了出来。

    “臣督察御史文安之有奏。”文安之身穿官袍,大步走了出来,将高一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一时间很多大臣议论纷纷。场面上十分混乱,隆武看着文武百官,就知道这消息早已泄露出去了。

    指望大明皇宫能保密,从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咳咳。”隆武咳嗽了两声,说道:“诸位爱卿怎么看?”

    “臣以为万万不可。”不等马士英说话,就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出列大声说道:“闯贼肆虐天下,人神共犯,甲申之变,毅宗皇帝蒙难。所谓主辱臣死,主辱臣尚且一死,何况蒙难?”

    “臣受毅宗皇帝厚恩,而今但欠一死耳。高贼等人,追随闯贼肆虐天下,刀下不知道杀了多少士大夫。令天下发指,陛下只有有今日,也当年毅宗皇帝壮烈。而今不念君父之仇,接纳贼人,不思匡扶之义,一意苟且,陛下日日言中兴,臣不知中兴于何处。百年之后。臣不知道陛下何以见列祖列宗于地下,臣不知陛下何以见毅宗皇帝于地下。”

    隆武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心中恼怒的几乎要杀人。牙齿咬得咯咯做响,但是只能忍着。

    不过,这并不是结束,而仅仅是开始。

    在这名老臣的带领之下,一行十几名官员,纷纷拜倒在地,一个个开始上奏。这些大都是进士出身,言语之间,如刀似剑,毫不留情。顿时让隆武有一种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一个坑给埋了的感觉。

    这些骂起来比马士英狠多了。

    明朝与清朝精神气质上完全不同,明朝推崇道德。故而有很多人说一套做一套,凡是说唱高调,但是真正做起事来,连寻常百姓都不如。但是在朝廷之上,却是政治正确。

    崇祯亡国于李自成,这是家国之恨,君父之仇,是万万不能含糊的。这就是政治正确。

    隆武接纳高一功等人就是苟且,就是妥协。

    隆武见有些大臣也有一些意动,心中暗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否则就是群起而攻之的局面。”

    毕竟在明末骂皇帝,几乎是流行风尚了,甚至比皇帝处罚了,也都被人赞扬,这个时候从众说一些绝对正确的话,自然原因,至于具体执行层面的事情,抱歉,这事情不是儒臣言官所考虑的事情。

    隆武猛地将之前的案几给推翻了。

    无数奏折,笔架,砚台,文房四宝摔了一地,一些还是瓷器,摔起了十分清脆。这么大的动静出来,所有人都鸦雀无声,看着上隆武。

    隆武目光如电扫过所有的大臣,鼓起勇气,毫不示弱的说道:“朕乃旁支宗室,本无望继承大宝,今生今世也没有想过有今日。不过是愿为一贤王,留姓名于青史之上,余愿足矣。”

    隆武的声音传出了正堂,也传到了外面的官员的耳朵之中,声音静静的回荡,没有一个敢发出声音打断。而隆武一时间也沉浸在往事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