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十七章 多尔衮
关在手,就再好不过了。”

    “如今崇祯身死,明分崩离析,虽有苟延残喘之用,但早就不堪再起,故如今,入关大敌,乃闯贼,非明也。”

    “闯贼与曹贼之间,貌合神离。曹贼在南京还为崇祯发丧,可见一斑,故以臣之计,今日当以为崇祯报仇之名入关,并派人出使江南,与曹营议和,无论议什么,只要让曹营不与闯营合流即可。”

    “和明,分曹,攻闯。先下闯贼。”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则贼不如我,而得民心,顺百姓,则我不贼。故此此次入关,还请摄政王约束属下,秋毫不犯,才能让百姓归顺,久留关内。”

    “这----”多尔衮说道:“如此如何安抚八旗将士?”

    范文程说道:“八旗以天下为牧场,之前入关,不过是抢牛羊而已,而今关内也为八旗之下,何故杀牛羊,竭泽而渔?”

    多尔衮沉吟一会儿,说道:“不错。”

    范文程见多尔衮如此,心中松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祖大寿与吴三桂有亲,还请将军派祖大寿修书一封劝降吴三桂,如此一来,山海关搓手可得。”

    多尔衮说道:“区区私情,何济大事。”

    山海关实在是太重要了。

    从辽东入中原,山海关就是大门所在,如果从山海关到百姓,不过一两日路程,如果绕道入京,就多了十几日。

    不要小看,这十几日,多出这些时间,正是清廷屡次入关,即便是如入无人之境,也不能占据城池固守的原因所在。

    不过,多尔衮虽然这样说,但是依旧让祖大寿写了书信,并他自己的手书,一并送到山海关之中,想要劝降吴三桂。

    而吴三桂此刻,正是焦点所在。

    闯营也让吴襄写了书信,招降吴三桂。

    吴三桂正在摇摆不定,不知道在清廷与闯营之间如何选择。

    吴三桂对清廷还是很熟悉的,就如同关内官军与流寇打了这么多仗,打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样,彼此之间都能找到熟人。

    而辽东军与清廷也是如此,辽东军现如今屡战屡败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投降清廷了,祖大寿不过是其中一个代表而已,吴三桂叫祖大寿一声舅舅,有这个熟人在,归清,只要价码合适。

    吴三桂并不介意。

    但是正如之前所言。

    清廷自己都没有那个信心夺取天下,最少在占据北京之前,这个心思并不强烈。吴三桂也绝对闯营占据大半个中国,即便一时间不如清廷,但只要稳定下来,将来也能挽回局面。

    他沉吟了一会儿,终于将书信都藏了起来,当做没有见过,将山海关交接给先投降唐通,带着随从就望北京而去了。

    来道半路之上,京城得到消息,京城大户都被拷饷,连吴襄也下狱,吴三桂就好像是一盆冷水当头浇下来,顿时心中惊惧非常。一来担心父亲的下场,二来却是担心自己。

    无他,闯营对吴襄就如此不留情面,他们会给自己好果子吃,甚至召他去北京,是不是一场诱杀?

    之前这些事情,他不去想,此刻他不得不去想了。

    吴三桂当机立断,迅速回过山海关,带兵大败唐通。

    消息传到北京之后,李自成大怒。

    从西安出发,到北京,一路上也不过榆林城,宁武关两场硬仗而已,其余都是望风而降,从来没有降而复叛的。今日不狠狠的教训吴三桂,恐怕新降之地,就会不问。

    于是李自成点齐京师小十万人马,大举东进。

    而清廷也点齐八旗精锐在山海关外,一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