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
相信,宁波城不会救援定海。让他们奋力攻城。

    攻城战从来是最消耗体力与士气的战事,让官军在定海城下疲惫,才是张轩的可乘之机。

    至于定海城能不能守住?抱歉,张轩没有心思去考虑,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定海城被攻下来,效果可能更好。

    定海城中新卒都是家里分了田,授了地。而这些土地都是从卫所军官之中弄出来的,而官军之中有大量的卫所军官,比如张名振就是其中之一。双方谈不上血海深仇,但是绝对不友善。

    以官军对部下的控制能力,城破的时候不大加屠戮才怪。

    如果撇除其他观念,单单以军事观点来看,屠城这种军事行动,是军队实力最弱的时候,无他,在屠城的时候,大队人马都分散开来了,不管有多少人,不能集结在一起的军队,就等于没有军队。

    这个时候进攻是最容易取胜的时候。

    当然,张轩也没有想做这么绝。

    “三日。”张轩心中暗道:“三日之内,宁波不发兵,郑芝龙大概就会松懈了。三日之后,夜间发兵。一日直扑定海城下。”

    至于定海城能不能守住三日,张轩努力不去想。

    定海城下炮火连天。

    如果说,张轩有意让定海城中士卒去送死的话,的确是有些过了。定海在宁波下游,有姚江相连,如果从海上进攻的话,定海乃是宁波门户,是再重要不过的地方了。

    故而,定海城的城防张轩是有意加固过的。

    这一段张轩在宁波铸造的一批火器,大多都是加固在沿海各城之上,其中定海城更是重中之重。

    张轩敢让曹宗瑜几乎带走所有机动军队,并不水师没有做任何准备的。

    但是这些火器是王大炮督造的,比官军的火炮好上了不少,但是那也要看与谁比了。

    与郑氏比火器,郑芝龙就笑了。

    郑芝龙主力的火器,几乎是清一色的西洋火器,小部分是从西洋贩来的,大部分都是在东亚铸造的,不少是出自澳门炮厂。而且都是舰炮,定海城下的第一日,郑芝龙督促王之仁所部进攻。

    王之仁所部被城头的火炮所伤,伤亡惨重。

    第二日,郑芝龙就将船头的舰炮卸下来不少。

    官军的炮火顿时猛烈多了。

    其实双方攻防的要点,并不在定海县,而是在定海城东北的威远城。

    这威远城乃是嘉靖年间所造的城池,乃是嘉靖年间的名将卢镗修建的。原因就是定海县东北有招宝山,山与县城相距很近,一旦倭寇占据招宝山,以大炮居高临下轰击城池,则定海必不可守。

    守定海必守招宝山。

    于是胡宗宪下令在招宝山上修建城池,这个城池就是威远城。城并不算太大,小而坚,但是地势险要,用大炮可以直轰江面,不拔招宝山,官军大队人马,就不能逆流而上。

    再加上城池有山势的加持,官军进攻都必须仰攻,自然困难重重。

    此地,张轩也亲自考察过的,也是张轩有信心让阮进的坚守的原因所在。

    只是张轩忽略了大炮。

    或者说,张轩打仗多用小炮,没有见识过这个时代被明朝倚为干城的红夷大炮。

    明朝的所谓的红夷大炮,就是舰炮。这样的大炮郑芝龙虽然不多,但并不是没有,否则郑芝龙如何与西洋人海上争锋。故此,打到第二日,十几门舰炮一出现,顿时压着城中士卒抬不起头来。

    这威远城也没有想过防备这样的城池,大片大片的包砖崩飞,其中的夯土也摇摇欲坠,人站在上面就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