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22|三十大吉大利
烟袅袅,农家的安逸扑面而来。

    玉珠沿着小路往前走了几步,只见大片田地里的稻花已经盛开。有村头的孩童好奇地打量着这一行衣着华丽来者。

    就在这时,村子的里正已经得了信儿,一边扶着帽子一边急匆匆地赶来。

    冲着立在最前面持刀护卫道:“小的叫李茂,乃是这村子的里正,在此恭迎贵人。”

    原来他上午得了乡邑长的书信,说有京中的贵人要来村中探访老兵,虽然不知来者是哪位贵府上的,但是此时一看这架势,必定是京中大族,是以态度更加惶恐。

    领头的侍卫长道:“此番打扰贵地,是要寻访当年服侍隋亮将军的亲兵护卫,不知李里正可否带路?”

    李茂听了眼睛连忙道:“不知贵人打听这些人是又何意?我也好做安排。”

    侍卫长刚要申斥他多言,一直立在身后玉珠收回了远眺的目光道:“只因为要探访故人,询问当年的旧史,若是曾经服侍过隋亮将军伉俪的,自是最好。”

    那位里正连忙道:“可是赶巧了,小的祖父便是当年隋亮将军的侍卫,要不要小的这就叫祖父过来?”

    玉珠隔着纱帽笑道:“岂敢劳烦年岁已高之人?烦请里正带路,我亲自到贵妇拜访即可。”

    这位里正虽然看不清这位小姐的样貌,可是听她说话轻柔,身姿曼妙,一定是个不多见的美人。

    不过他也不敢多看,实在是立在这位小姐身旁的那个身材高大满身贵气的男子气场太过逼人,一双凤眼飘过来时,叫人大气都不敢喘了。

    这位李茂在当地也算是个大户,是以房院周正。当李茂引领着一行人入了院中时,一个看上去六十来岁的老者正坐在园中的扶手椅上晒太阳。

    当听闻了玉珠的来意后,那老者警觉地睁了眼,出声问道:“你为何要打听隋将军的前妻徐氏?”

    莫怪老者警觉,这个徐氏实在是隋将军生平一件不堪回首的往事。

    那徐氏当年生得貌美,随丈夫入朝参加七夕前宫宴时,巧笑嫣然百媚生香,真是叫当时的先皇一时看得入了痴。

    听闻这徐氏喜欢入寺庙理佛,先皇竟然微服出宫,在寺院里与这臣子的妻子邂逅偶遇,然后便是亦步亦趋讨论诗词歌赋。

    要说起来,这帝王家的风流之道也是自成一派,调戏臣妻没有半点迟疑。徐氏丈夫远征,虽然在寺中惊见陛下心有惶惶,可是一时也无法跟丈夫倾述,只能下次烧香换了寺庙,免了惊扰圣驾。

    但是先皇在逐美上的执着,远远高于他在朝堂上的建树,竟是锲而不舍,继续偶遇良臣贤妻。

    后来隋亮梁州被困,朝中久不派兵增援,徐氏心悬丈夫,便在一次邂逅里向先皇求助,先皇趁机相胁,徐氏遂*了先皇,同时朝中下令派兵增援梁州,让隋亮转败为胜。

    待得隋亮建下战功返朝时,发现一年未见的娇妻已经怀胎五月。而先皇更是为了嘉奖他的赫赫战功赐下公主给他为正妻,命他即刻休妻另娶。

    隋亮与徐氏一向伉俪情深,明白了内里的前因后果后,与妻子抱头痛哭一场后,这位贤臣便写下休书一封。

    休妻的第二日,徐氏就被一顶小轿子抬入了宫内。自此夫妻各自结了另外一场机缘,再无破镜重圆之日。

    这个徐氏,就是当今皇帝的亲母,如今宫中的太后是也。

    这段历史,就算宫中记录起居的笔官,也是讳莫如深,语焉不详一带而过。

    如今突然有人来问,不能不叫这老者警觉。

    当玉珠表明来意后,那老者轻轻地哼了一声,复而又一声长叹道:“你倒是有心,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