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89章 纽约的守护天使
    纽约超级警猫第189章纽约的守护天使“戴维叔叔,给我们讲讲纽约守护天使的故事呗!” 绿毛向大卫提出了要求。 “好吧!这是个有点长的故事……” ………… 许多人儿时都有个英雄梦想,想象自己维护正义、受人尊敬和崇拜。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梦想离我们越来越遥远。 在纽约,活跃着一群“都市游侠”,他们并非警察,却屡屡出没于最危险的地区,在平凡的现实中实现英雄的梦想。 这些身穿红色制服的人称自己为“守护天使”。 2017年11月16日,在拍摄完成一年后,饱受争议的纪录片《民兵队:柯蒂斯·斯利瓦和守护天使的震撼真实故事》在美国纽约举行了首映式。 第一次见到斯利瓦时,戴维才5岁,他们一家人在曼哈顿街头散步,爸爸忽然指着一个戴红色贝雷帽的男人对他说:“这些人是超级英雄。” “如果有一天你在纽约遇到危险,他们会来救你。” 那个男人是打击犯罪的民间组织“守护天使”的创始人。 从那时起,“超级英雄”这个词就和鲜红的贝雷帽一起深深刻在威克斯勒心里。 长大后,他辗转找到斯利瓦,表达了想为他拍摄纪录片的愿望。 软磨硬泡、请斯利瓦吃了20次饭以后,后者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站在繁荣而有序的纽约街头,谁能想到,这座国际大都市30年前是座罪恶的都市? 许多纪录片、电影和文字资料记录了纽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景象:经济衰退,城市几近破产,几乎陷入无政府状态,暴力犯罪飙升。 几大黑帮控制了整座城市,毒贩在光天化日之下交易,街头经常爆发枪战,谋杀、盗窃、抢劫、强奸是家常便饭。 纪录片《最暴力的一年》称,“每个来到纽约的人要学习的第一件事是保护自己,远离犯罪。” 犯罪最猖獗的地方是地铁。 仅在1981年,纽约地铁就发生了14万起刑事案件,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20世纪70年代后期,纽约已沦为地狱。” 斯利瓦告诉《每日邮报》说:“黑帮控制了所有街区。” “我住在布鲁克林区,到布朗克斯区上班不得不搭乘地铁,那里混乱、肮脏、无法无天,每次坐地铁都如同生死考验。” “在我小时候,纽约不是这样的。” 当年,斯利瓦是麦当劳的夜班经理。 店内经常遭遇犯罪事件,虽然多次报警,但斯利瓦认为“那只是个笑话”。 警察什么都管不了,还会向他索要免费食物。 以生命对抗犯罪,唯一的报酬是人们的感谢 忍无可忍的斯利瓦发现求救不如自救。 1979年,身材高大、会些功夫的他成立了“守护天使”组织,旨在打击犯罪。 他呼吁“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不要全指望政府”,受害者必须予以反击,因为好人的忍让等于坏人的胜利。 他为组织设计的制服是印有logo的t恤衫,搭配军队常用的贝雷帽,帽檐别着一排徽章,颇有些摇滚范儿。 斯利瓦很快找到了志同道合者。 “守护天使”早期成员之一迪亚斯对《纽约时报》说:“当年他开了家皮草店,有位顾客因为出手阔绰被人盯上,一出店门就被抢劫了。” “作为生意人,迪亚斯选择袖手旁观,这种软弱让他成了歹徒的下一个目标。” 被洗劫一空后,他幡然醒悟,化名“斯万”加入了“守护天使”,决定与犯罪斗争到底。 “很多人在‘守护天使’中找到了尊严。” 作为有色人种感到被社区排斥的他说:“过去人们叫我老迪亚斯,而当我穿上制服、戴上贝雷帽,我就变成了‘守护天使斯万’,人们会友善地拍拍我的肩,向我致敬。” 起初,“守护天使”的巡逻地点是地铁沿线,后来扩大到中央公园等犯罪严重的地区,并根据犯罪性质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如果对方没有明显的恶意,那就不必用太大的武力。” “如果对方一副非打不可的样子,你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斯利瓦告诉美国“bigthink”网站。 有人视他们的行动为“民间抓捕”,有非法拘禁、侵犯人权甚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