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十一章你再说一遍,大声点……
    第二十一章你再说一遍,大声点…… 悟性。 这是一个没有提示的属性,界面里空白一片,犹如一张白纸,更像是一面镜子。 看着它,平安努力想抓住点什么,但灵感如光辉般仿佛从他指缝间穿行而过,难以把握,偏偏又是挥之不去,真实无比。 渐渐的,读着读着,再看这界面,平安有种错觉,仿佛这空白的界面,可照人心,可读人灵魂。 而读书,读的不是书,读的是自己的心境。 ——我心灵通明。 所以平安根本停不下来,他整个人已经沉醉在其中,贪婪地吸吮着种种玄妙,完全不知道此刻整间教室已经鸦雀无声,所有人看傻子一样盯着他。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读啊读,平安清晰地感受那涌入他识海中的灵气,与小葫芦嫩绿的叶子合一,他与小葫芦合一…… 他精神力内敛,渐渐的,在那好似镜子的悟性下,他与诗合一。 恍兮惚兮中,他整个人,再次悄然若梦般进入一种奇妙的境界…… 他于青山绿水中舞剑,于枯寞的月夜下饮酒,于山洪瀑布间高歌吟诗,于朝堂争斗中黯然离去…… 忧患纠结于他血液里,深入骨髓,直抵心灵。 他举杯痛饮,是珍惜,是热爱,是为挽留不可能挽留的时光所作的一种自然的,且高贵的,一种人生姿态。 理想破来,他窥破红尘,洒脱得身无外物之束。 他跳出红尘喧嚣的俗世,回归自然,过着乘桴于海,云游四方的诗意生活。 最后,他于群山之巅,举杯,邀月,于似醉非醉、似醒非醒,坠入茫茫萦绕的仙雾中,再不带走一片云彩……如同,此刻平安的心境,不沾一物,不为物扰,由内应外,平静如水。 只有他声声朗诵的诗句,带着他,感悟着那不属于他,却奇妙无比的人生…… 所以在他一遍又一遍的朗诵下,教室也寂静一片,同学们从一开始看他笑话、看他作怪。可渐渐的,全班数十学生沉默了,他们,有些感悟,明悟了。 这样的诗句,是有魔力的,每一个字都轻轻的敲击在他们的心灵。 与此刻的天时,地利,人和,合二为一,所以他们有所悟。 一样,乔玉被惊呆了,她的文学修养,对诗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不是班上这些学生能媲美的。 于是她从最初的愤怒,到慢慢的惊讶,再到最后的震惊表情,无疑在表露出她心灵里的震撼。 如果说平安在朗诵时,给同学的感觉,是在述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可乔玉却看得更直接,更清晰。 她仿佛从自己这学生身上,看到了一个狂放的剑客,豪情万丈的诗客,豪饮高歌的酒客…… 而随着平安一遍又一遍朗声吟读,诗中抒发了忧愤的情绪,乔玉又体会到了一种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深刻的感受到了那豪纵狂放的个格。 乔玉紧紧的咬着嘴唇,眼眸神采奕奕!可是,这不科学! “这一定是幻觉!”乔玉暗暗提醒自己……一个不好好努力读书,成天捣蛋,偷看她打底裤,扣她一身垃圾的小刁民,怎么能带人入诗境? 这一样是赤裸裸的打脸,试问她刚才还用这首《将进酒》狠狠戏谑了平安一把。 而此刻,平安用他斩钉截铁的朗读声告诉她,我才是真正读懂了这古诗,读懂了诗人的情怀。 而平安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诗,没给她留下一丝余地,就像是一个偏执狂,欲对自己的敌人斩尽杀绝。 可关键是,这种坏学生逆袭好老师的一幕,偏偏就在她眼皮底下发生了。 “完了,自己今天一定是被这小刁民气糊涂,脑子出现了问题?”乔玉捂脸,擦眼,睁开再看,然后她产生了幻觉。 因为乔玉隐隐在平安身上,看到了一股由内而外的气质。 “这是……儒气吗?!”可没道理啊,考试总分88分的家伙,居然拥有文气? 乔玉感觉自己快崩溃掉! 这样的儒气她只在她那个国士无双的外公身上看见过……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