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45章 客座教授
    陈志远最近心情不太好。 他从外国留学回来,经家里人介绍进入私立南开大学做讲师,已经有两年了,但是却始终没有拿到“教授”的职称,眼瞅着同一年回国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早就拿到东北大学教授的职位,自己却还是一个讲师,这让他心情怎么爽起来? 南开大学是私立学校,校长张伯苓为了能够将学校经营下去,也要亲自南下募捐,所以学校的薪水一般偏向于教授,普通的讲师薪水相对较低,一个月十几个银元而已,还不如从国外回来,进入政府部门做事的同学,比起那些给洋人当买办的,那就差的更远了。 薪水低,就不能过体面的生活,和那些同学聚会的时候,他就抬不起头来,名门媛女也就不会正眼看他,连约个女朋友去捧梅老板的戏都没底气。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陈志远趴在办公桌上,摇头道。 “陈老师,听说我们文学院刚聘请了一位客座教授。”旁边办公桌一个老师八卦道。 “客座教授?”办公室中的其他老师也都纷纷抬头。 他们这批老师,基本上都是讲师和助教,几个人合用一间办公室,没结婚的几个人还要合住一个宿舍呢。 而那些教授则不同了,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装修的很舒适。 “不只是哪位名家?”一位带着眼镜的青年讲师迟疑道。 民国多大师,一般都局限于文学方面,概因书香世家众多,随便出一些英才,深造几年就成了大师,若是有什么诗歌、小说作品出世,便可以做教授了。 “听说不是什么名家,但好像是张校长亲自聘请的,院里面对他很重视,单独为他开设了一门公开课,允许全校学生选修。”老师皱着眉头想了想,念着道:“对了,据说非常年轻。” “专门公开课?全校学生选修。”几个年轻讲师瞬间眼都红了。 为了扩大招生来源,以及吸引优秀的讲师,张伯苓在课业安排上可谓是煞费苦心,如果有优秀的讲师讲课,便会设置允许全校学生选修的专门公开课。 “是哪位大牛啊?难道是泰戈尔先生在华定居了?” “说不定是鲁迅先生离沪来京了。” “不是说是一个年轻人吗?鲁迅先生得多大了?” “这年头,哪个年轻人在文坛上名气这么大?想不出来啊。” …… “年轻的教授?怎么可能?”陈志远心中冷笑一声。 当年梁漱溟先生年仅二十四岁就被聘为北大教授,那是华夏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可是这位先生是蔡元培亲自发掘的。 能年纪轻轻就成为大拿的人物,谁不愿意去清华北大,谁愿意来到私立南开大学? 这时,突然门推开,只见文学院的院长笑眯眯的将一个青年请入办公室。 “诸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文学院新聘请的‘客座教授’封自横,封教授。”已经四五十岁的院长,老脸笑成菊花。 “封教授之前是米国华侨,因为经济危机来华,现在特地被我们私立南开大学聘请来,是我们私立南开大学文学院的荣幸” 办公室内的老师们目瞪口呆的看着院长身后的封舟。 “不是吧,这家伙有二十岁了吗?恐怕大学还没有上的吧?” 所有的老师都是一脸震惊。 梁漱溟先生当教授的时候是二十四岁,刘崇鋐是二十六岁,后者倒是南开人,但是转眼就去了清华。 但是人家好歹已经成年。 眼前的小子呢? 没到二十不说,在场的众人还不认识,连名字都没听说。 “陈老师,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封教授的助教了,我把封教授交给你,你负责带封教授熟悉一下我们南开的各处环境,懂吗?”院长板着脸道。 “啊?好的好的呢。”陈志远呆呆的应着,心中升起了深深地嫉妒之情。 副院长离开后,办公室中只剩下诸多老师和封舟。 封自横当然就是封舟,为了清净,他给自己取字“自横”,取“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典故。 陈志远倒是很热情,给封舟介绍完大家之后,说道:“封教授,要不我带您去看看您的办公室吧。” 等两人走后,办公室内顿时一片长吁短叹。 “看看人家,还不到二十就成为教授,这人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