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十一章
    鹭儿一时没有言语, 只是静静的琢磨她的。

    那边,蒋氏已跟萧潼拧了起来。

    蒋氏红了眼眶, 自在一张鸡翅木拐子方凳上坐了, 抽了手帕,一面抹着眼睛,一面便哭诉起来“我自进了你们家的门,有过一天的好日子么你说你是什么国公府二老爷, 又是尊贵又是体面。这么些年了,那体面到过我头上一丝儿你不得你家老娘的待见,就带累着我一道受这窝囊气”

    萧潼听她翻起这些老账, 也老大不自在起来,不耐烦道“这我能有什么法子老太太老太爷都是偏着长房三房的, 哪里把我这二儿子放在眼里你若有本事, 也该让老太太高看你一眼,也好携带着我。你不中用, 倒来跟我撒什么脾气”

    蒋氏听了这话, 更觉得窝火, 上前搡了他一把,大声道“你亏也是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竟然说什么要我携带着你你、你真是个好人”

    萧潼本在和他爱婢打得火热,蒋氏忽然撞进来,冲了他的好事,他就有些不高兴。如今蒋氏再跟他扯起家务琐碎,更加烦躁, 就同自己的正妻吵了起来。

    这二房所谓的不受待见,有个缘由。

    当初老国公爷在世时,边关告急,朝廷拨派其往边境镇守。国公夫人甄氏思虑丈夫独自在边关,生活必然艰苦,便想一道跟去照料他衣食。其时,长子萧覃已有七八岁了,而次子萧潼却还是个刚会下地跑的幼童。

    夫妇两个不忍将幼子带至边关受苦,遂将其托付给了族中一亲眷,把长子带在了身侧,算作是个历练。

    这对夫妇在边关一住六载,并又生下了第三个儿子萧劲。因而,长子与三子是由父母亲自抚养,而二子则是在京城里长大的。

    萧潼住在那亲眷家中,长辈们自然悉心照料,但孩子们之间相处便没那些顾忌了。且因敬着安国公府的门第,日常对自家的孩子必然颇多拘束,那些孩子们受了委屈,口角起来便说他是爹娘不疼的孩子,不然怎么带了他哥哥却不带他

    萧潼那时候孩子心性,爹娘常年不在身侧本就有些心气,听了这些话更将气性存在了心中,日常里但有不顺心事便总想若是亲爹娘在,必然不会受这些委屈。亲戚照料虽好,到底没那么细致,天长日久,竟成了心结。

    后来,老国公爷夫妇终于返京,将他接回,然而那时萧潼业已长大,心性已成定数。老国公爷偏又是个火烈的脾气,见二儿子染上了诸如嫖赌的纨绔恶习,动辄喝骂责打。

    萧潼见兄弟三人,唯独自己格外受爹娘的“青睐”,那口子气是越积越深,竟至无可转圜的地步。直到了如今,他尚且在心底里认为,国公府上下所有人,都欠了他的。

    而蒋氏,却是那抚养他的亲眷,替他定下的。

    待他到了说亲的年纪,老两口子为边境事务所累,无暇顾及这些儿女小事,便将这事托付给了那亲戚。

    因他二人尚在边关,安危未定,也寻不到太好的门第,好在老两口子也不大在意这些,只要清白人家出身便可。那亲戚寻来找去,便找到了这舞阳门外的蒋家。

    蒋家祖上也曾出过几个当官的,只是后来败落了,守着些祖业过日子,同那收养萧潼的亲戚也颇有些交情,听说了这事,情愿将姑娘嫁来。

    萧潼和蒋氏见了两面,彼此中意,这门亲事也就妥了。

    然而蒋氏本就不是什么闺秀出身,进了国公府之后,言行举止处处矮着林氏与三房的李氏一头,又受她丈夫的耳濡目染,也就憎上了长房同三房。

    鹭儿坐在一旁,低头想了一会儿,冷眼瞧着这对夫妇越吵越烈,便插口道“老爷太太,且听我一言。”

    萧潼悻悻收口,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