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20章 传言
也是摸,买东西还送添头呢,严江想既然都想要,那干脆一网带走算了,于是便道“你等皆是人杰,只 是缺一乘风而起之机,既然不舍萧何,那你等可愿意随我同去大梁?”

    此语一出,一时间,场面一片寂静,针落可闻。

    他们都是出生贫寒的士子,在楚国这种上位皆凭身份世族之地,很难混出头来,这些年六国贵族势力越加庞大,盘踞着上位之途,逼得六国位卑者只能尽入秦地,李斯就是看到厕中老鼠和粮仓中老鼠的区别,这才狠心求学入秦;蒙家一群战将是在齐国混不下去,找到吕不韦跳槽去秦;姚贾出身城门士卒之子,在魏国粟都吃不起,至秦却可以说得四国相交……

    这世道,根本没有第二条他们这些寒门子选择之机。

    不入秦,一世庸碌,入秦,则灭故国。

    严江很诚实地补充道“秦之战,皆以士卒立功而得爵,吾亦不能改,是以,你等若想参战,必然有其风险,不然,便只为一吏。”

    一吏其实也是很不错了,比如给谁谁在魏赵燕地安排个亭长,以严江的身份,甚至都不用给上边打招呼,便可功成,但不要小看这个亭长,现代人国考的录取率都还只有千分之一呢,如果突然有人可以直接当个一个乡里的警察局一把手,你看会不会打破脑子去抢。

    此话一出,很多人眼睛都冒起光芒。

    所以,虽然嘴上很看不起暴秦,但这个机会真的太难得了,沛县年轻人们心神动摇了一下,身体就很诚实地表示愿意追随了。

    “秦之势难挡,既然严子相邀,吾愿追随。”刘季最先打蛇随棍上,他早垂涎严子门客的身份了——要知道这几天也混得很惨,父亲看他什么都混到就空手回来了,又不种地又不成亲,成天啃老啃兄,就很一万个不顺眼,成天横挑鼻子竖挑眼,被父母念叨结婚的滋味现代人都受不了,更何况在宗族强势的古代呢,若不是没钱,他现在就已经跑掉了。

    有了带头哥,后边就很顺利了。

    曹参卢绾皆愿意同行,甚至樊哙和周勃在对视一眼后,也红着脸,表示希望追随。

    没办法,他们虽然出身卑贱,但并非甘愿卑贱,只是未有机会罢了,若有机会,谁又愿意一世庸碌无为,为饱腹奔波呢?

    既然如此,严江也淡然明说“既如此,便同去。”

    灭魏之后还有灭楚灭齐,后边百越匈奴都是大战连绵,编他们入军也算给个不错的出生。

    至于他们会不会有反心?

    反又如何,秦之灭,难道他们几个造成的么?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这点人物都吃不消,不如早凉早完事。

    秦王政十四年,七月。

    王贲带五万军士平定新郑叛乱后,便陈兵韩国边境安城,离大梁只有数十里之遥,又在黄河之边境,秦国的粮草已是大批送至。

    其中大多是粟米,秦王虽然推广麦种,但军粮依然是粟米为主,只是如今秦国的主食已开始颠倒,粟米做为补充,主食以麦为主,若不是为军粮计,完全可以尽种麦米。

    这些都是小事,如今灭燕后,他父亲王翦已经带十万大军前来与他汇合,剩下的士卒,都驻扎燕赵之地,防止代国反攻。

    “为何不将代取下?”王贲有些困惑,询问一身风尘,却精神奕奕的老父亲。

    “王之命,不攻代,”王翦微微一笑,道,“若攻代,谁来防范匈奴东胡?”

    王贲恍然大悟,一时间又佩服起秦王的算无遗策,不由叹道“与大王同世,这赵嘉何等无辜。”

    匈奴来攻,若抵挡,代地便首当其冲,必然消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